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8,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细人
卑高
至临
谒见
贱隶
末第
失位
孤宦
常尊
臣位
烂羊
教主
贱人
固宠
身家
《國語辭典》:细人(細人)  拼音:xì rén
1.见识浅陋、器量狭小的人。《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2.地位卑微之人。《韩非子。说难》:「与之论大人,则以为閒己矣;与之论细人,则以为卖重。」《战国策。齐策四》:「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
3.侍妾。《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交我讨个细人,要生得好的。」
4.间谍。《前汉书平话。卷下》:「宣陈平。陈平至,商议。陈平暗喜,必山东有细人来,与刘泽说兵印。」也称为「细作」。
《国语辞典》:卑高  拼音:bēi gāo
卑贱与高贵,用来形容极端悬殊的地位或情况。《易经。系辞上》:「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晋。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之一:「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
《漢語大詞典》:至临(至臨)
谓处于极好的地位以居高临下。易·临:“六四,至临,无咎。” 王弼 注:“处顺应阳,不忌刚长,而乃应之。履得其位,尽其至者也。” 孔颖达 疏:“履得其位,能尽其至极之善而为临,故云至临。以柔不失正,故无咎也。”一说,谓君主亲自临朝执政。见 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卷二。
《國語辭典》:谒见(謁見)  拼音:yè jiàn
通名刺进见。多对尊长而言。《后汉书。卷四四。张禹传》:「况为郡吏,谒见光武。」《三国演义》第六三回:「玄德亲自谒见,请问其故。」
《漢語大詞典》:贱隶(賤隸)
役隶。以其地位低下,故称。 晋 傅咸 《禁奢上书》:“今之贱隶,乘轻驱肥。” 宋 陈亮 《酌古论·苻坚》:“以有衅攻无衅,虽妇人孺子,末工贱隶,皆知其不可。”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四折:“阴力见诛,罚为女子,使身居贱隶,气禀凡俚。”
分類:地位低下
《漢語大詞典》:末第
末等。指低下的地位。自谦之词。 南朝 梁 沈约 《为南郡王让中军表》:“臣以末第,联辉上序。”
《漢語大詞典》:失位
(1).失去身分、地位。左传·成公二年:“ 蔡侯 、 许男 不书,乘 楚 车也,谓之失位。” 杨伯峻 注:“经文不书 蔡 许 两国。以一国之君而乘 楚 王之车,为其左、右,故云‘失位’。”管子·任法:“藉人以其所操,命曰夺柄;藉人以其所处,命曰失位。”礼记·礼运:“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
(2).指失去官位。孟子·滕文公下:“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3).没有处于自己应处的位次。左传·昭公十六年:“ 孔张 失位,吾子之耻也。”
《漢語大詞典》:孤宦
地位低微的官吏;未受知遇的远臣。后汉书·郭躬传:“廷尉 河南 吴雄 季高 ,以明法律,断狱平,起自孤宦,致位司徒。” 唐 崔涤 《望韩公堆》:“孤宦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宋 范仲淹 《陈乞颍亳一郡状》:“臣涉道至浅,赋材本下,爰从孤宦,首被圣知,自谓得君。”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谁知孤宦天涯意,泣上 龙堆 望故乡。”
《漢語大詞典》:常尊
固定的显贵地位。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晋书·应詹传》:“先王设官,使君有常尊,臣有定卑。”亦用以称帝王。 清 王韬 《日本通中国考》:“国( 日本 )立常尊,递坛凡七代。”
《漢語大詞典》:臣位
人臣的职责或地位。孔丛子·陈士义:“苟使朝臣皆有推贤之心,主虽不知人,则臣位必当。” 宋 李觏 《袁州学记》:“羣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漢語大詞典》:烂羊(爛羊)
后汉书·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羣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袴、襜褕、诸于,駡詈道中。 长安 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以“烂羊”为典,指地位卑下者或滥授官爵。 唐 张说 《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王侯无种,屠狗起於将军;战伐有功,烂羊超於都尉。” 清 许承钦 《次韵赠邓孝威》:“屠狗可怜长结客,烂羊终日听封侯。” 清 王韬 《停捐纳》:“再閲数十年,将所谓官者,满街悉是,徧地皆然,烂羊续貂之誚,重见於今日矣!”
《國語辭典》:教主  拼音:jiào zhǔ
1.宗教的创始者。如佛教的释迦牟尼,回教的穆罕默德。
2.某一教派的领导者。多用于武侠小说中。
《國語辭典》:贱人(賤人)  拼音:jiàn rén
1.地位低下的人。《礼记。曲礼上》:「君命召,虽贱人,大夫士必自御之。」《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这是朝廷颁与老爷们的俸银,小的乃是贱人,怎敢用朝廷的银子?」
2.鄙视、轻视人。《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优孟》:「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旧唐书。卷一八五。良吏列传下。倪若水》:「道路观者,岂不以陛下贱人贵鸟也!陛下方当以凤皇为凡鸟,麒麟为凡兽,即鵁鶄、鸂鶒,曷足贵也?」
3.谦称。表示谦虚。《梁书。卷三一。列传。袁昂》:「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既殊鸣雁直木,故无结绶弹冠,徒藉羽仪,易农就仕。」
4.骂人的话。旧时多用以辱骂妇女。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一五。汪澄凭语》:「俄顷,作澄语骂其妻曰:『贱人来!吾死能几时,汝已萌改适他人意。』」《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贱人!快说实话,便饶你打骂。若一句含糊,打下你这半截来!」
《漢語大詞典》:固宠(固寵)
巩固受宠的地位。子华子·晏子问党:“至於君之前,固宠而恃便。” 唐 王翰 《飞燕篇》诗:“采女不得见,专荣固宠 昭阳殿 。”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窃取圣人之名以自盖其贪位固宠之私。”
《國語辭典》:身家  拼音:shēn jiā
1.出身的门第。《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瑞虹举目看那人面貌魁梧,服饰齐整,见众人称他老爹,料必是个有身家的。」
2.本身及家庭。《老残游记》第一四回:「但是一件要紧的事;只是我舍不得这十几万百姓现在的身家!」《文明小史》第三回:「叫他们各保身家,不要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