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短上衣
穿在身体上半部的类似外套的短外衣,通常有前开门、领、翻领(卜头)、袖子及口袋,长度从腰部至臀部不等,有时单独穿,有时作为一套衣服的一部分穿
女子穿的合体茄克,长及腰部或更短些
《國語辭典》:后肢(後肢)  拼音:hòu zhī
脊椎动物或昆虫等长在躯体下部或后部的两条腿。
《國語辭典》:后腿(後腿)  拼音:hòu tuǐ
1.兽类、爬虫类或昆虫长在后面的两条腿。
2.人行走时,在后面的那只脚。
《漢語大詞典》:护身佛(護身佛)
带在身上用以辟邪护身的佛像。红楼梦第七八回:“説着,又向怀中取出一个旃檀香小护身佛来。” 清 焦应旂 《西藏志·衣冠》:“又带一银盒,名曰阿务,内装护身佛、子母药之类。”
《國語辭典》:暗器  拼音:àn qì
暗中发出的兵器,如镖、弹弓、袖箭等。元。杨讷《西游记》第四出:「快去点门外弓兵,不用枪刀显露,则将暗器潜行。」《水浒传》第五六回:「时迁离了梁山泊,身边藏了暗器、诸般行头,在路迤𨓦来到东京,投个客店安下了。」
《漢語大詞典》:抱担(抱擔)
抱起来背在身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凡溺水之人救起,仍有微气或胸前尚温,速令生人脱贴身里衣,为之更换,抱担身上,将尸微微侧之,令腹内之水流出。”
分類:在身身上
《國語辭典》:内出血(內出血)  拼音:nèi chū xiě
人体内部出血,而未流出体外的现象。大多是内脏器官受到伤害而引起血管系统的病变,或是血液本身异常,血液停留于身体内部。如脑溢血、胃出血等。
《漢語大詞典》:票夹(票夾)
放在身边用以盛放票证、钱钞及零星纸片物品的一种扁平小袋。其质地形制不一。
《國語辭典》:热敷(熱敷)  拼音:rè fū
一种用湿热的毛巾或热水袋覆盖身体表面的局部治疗法。身体表面加热,可使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增进并改善血液循环,减少郁血。使局部血液增加,亦可使白血球集中而有利于早期炎症的消除。对局部也有镇静、止痛和松弛肌肉紧张的作用。也称为「热疗」。
《國語辭典》:热孝(熱孝)  拼音:rè xiào
初遭亲丧,身穿孝服。《儒林外史》第六回:「二奶奶顶上大老爹,知道大老爹来家了,热孝在身,不好过来拜见。」《红楼梦》第五四回:「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
《漢語大詞典》:酒闷子(酒悶子)
一种扁形盛酒器,可以带在身边随饮。 老舍 《赵子曰》第七:“ 莫大年 吃完晚饭,对他的亲戚说:去逛城南游艺园。自己到厨房灌了一小酒闷子烧酒,带在腰间。”
《漢語大詞典》:烂死蛇(爛死蛇)
比喻纠缠在身的累赘。《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意欲即今三股分开,撇脱了这条烂死蛇,由他们有得吃,没得吃,可不与你我没干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