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画债(畫債)
允诺为人作画,尚未兑现,有如负债在身,故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此楼乃名妓 香君 梳妆之所,美人一去,庭院寂寥,正好点染云烟,应酬画债。”
《國語辭典》:被子  拼音:bèi zi
睡觉时盖在身上的寝具。一般以棉絮缝在布内,外加被套。也称为「棉被」。
《国语辞典》:随身宝(随身宝)  拼音:suí shēn bǎo
1.带在身上的宝物。比喻爱不释手,视如珍宝的事物。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他道这忍字是我随身宝。」
2.泛指可随身携带的实用物品。如:「这根竹杖可是我登山时的随身宝,驱蛇、赶狗、当拐杖,都靠它。」
《國語辭典》:香袋  拼音:xiāng dài
盛香料的袋子,用以薰衣驱避恶气。较精致的,可作为妇女的装饰品。《洛阳伽蓝记。卷五。凝圆寺》:「惠生初发京师之日,皇太后敕付五色百尺幡千口、锦香袋五百枚、王公卿士幡二千口。」《红楼梦》第七四回:「凤姐忙拾起一看,见是十锦春意香袋,也吓了一跳。」
《國語辭典》:松绑(鬆綁)  拼音:sōng bǎng
将绳索解开。
《國語辭典》:围裙(圍裙)  拼音:wéi qún
工作时围在身前的裙子。多用布或橡胶制成,可避免弄脏衣服。
《国语辞典》:纹身(纹身)  拼音:wén shēn
在身体皮肤上刺染各种图案。也作「刺青」、「文身」。
《國語辭典》:大疮(大瘡)  拼音:dà chuāng
梅毒、软性下疳等性病,在身体表面形成的溃疡。
《國語辭典》:镂身(鏤身)  拼音:lòu shēn
在肌肤上刻刺图案文字,涂以颜料。晋。左思〈吴都赋〉:「雕题之士,镂身之卒。」《太平广记。卷四八二。绣面獠子》:「越人习水,必镂身以避蛟龙之患。今南中有绣面獠子,盖雕题之遗俗也。」
《國語辭典》:文身  拼音:wén shēn
在身体皮肤上刺染各种图案。《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刘知远出去将钱雇倩针笔匠文身,左手刺个仙女,右手刺一条抢宝青龙。」也作「刺青」、「纹身」。
《国语辞典》:啷当(啷当)  拼音:lāng dāng
佩戴在身上的零星饰物。如:「她身上所佩戴的啷当,是上回旅游时买的。」
《國語辭典》:油裙  拼音:yóu qun
烹饪时腰上所系的围裙,以防衣服沾染油渍。
《漢語大詞典》:印黥
谓在身上刺上字及其他花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释《僧祗律》涅槃印者,比丘作梵王法,破肉以孔雀胆、铜青等画身作字及鸟兽形,名为印黥。”
《漢語大詞典》:轸瘝(軫癏)
疾病在身。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兕觥介寿,旨畜御穷。搜山掘穴,軫癏抱痌。”
分類:疾病在身
《國語辭典》:肘腋之患  拼音:zhǒu yì zhī huàn
肘,手肘。腋,腋窝。肘腋之患比喻潜伏于身旁的祸患。《明史。卷一八九。夏良胜传》:「边将之属,纳于禁近,讵忘肘腋之患。」《隋唐演义》第四六回:「翟让是个汉子,但恐久后被他手下人扛帮坏了,也是肘腋之患。」也作「肘腋之忧」。
《漢語大詞典》:天涯比邻(天涯比鄰)
谓远在天涯,也象近在身边。语出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明 王世贞 《与吴明卿书》之一:“天涯比邻,固古人神旷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