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圣道(聖道)
(1).圣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汉 扬雄 《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於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 秦 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姦以待下。”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见圣道之全者惟 颜子 。”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时候是 清 朝末年, 孔夫子 已经有了‘ 大成至圣文宣王 ’这一个阔得可怕的头衔,不消说,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
(2).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諦”与“八正道”的合称。成实论·四无畏品:“谓修圣道不能尽结,既不尽结,何能离苦?”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上:“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圣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浄土。” 宋 陆游 《自警》诗:“圣道功殊浅,尘缘习未除。”参见“ 八正道 ”。
《國語辭典》:八正道  拼音:bā zhèng dào
佛教用语。梵语aṣṭāṅga-mārga的意译。指八种通往解脱的正确途径。八正道为:一、正见,具有正确的主张──四谛的见解。二、正思惟,做正确的抉择。三、正语,不做一切非理的言谈。四、正业,清净的行为。五、正命,正当的谋生方式。六、正精进,努力勤修正法。七、正念,随时都清楚地知道当下的心念。八、正定,修习四禅八定。《杂阿含经》卷六:「云何有身灭道迹?谓八正道。」也称为「八圣道」。
《國語辭典》:潜龙(潛龍)  拼音:qián lóng
潜伏隐藏的龙。比喻隐而未显的圣人或遭时不遇的英雄。《易经。乾卦。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
《國語辭典》:心印  拼音:xīn yìn
1.禅师所證悟的境界。《五灯会元。卷一七。黄龙悟心禅师》:「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去即印住,住即印破。」
2.拆字术。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
《漢語大詞典》:先猷
先世圣人的大道。语出文选·班固〈幽通赋〉:“謨先圣之大猷兮,亦邻德而助信。”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猷,道也。言人常当謨先圣人之道。” 唐 韩愈 《卢氏墓志铭》:“夫人本宗,世族之后,率其先猷,令德是茂。” 宋 胡宿 《禁内降诏》:“绍承骏烈,祗服先猷。”
《漢語大詞典》:后圣(後聖)
后世圣人。孟子·离娄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附 平帝 元始 中 王元后 诏:“ 夏禹 卑宫室,恶衣服,后圣不循。” 汉 王粲 《正考父赞》:“名书金鼎,祚及后圣。”
《漢語大詞典》:圣域(聖域)
犹言圣人的境界。《汉书·贾捐之传》:“臣闻 尧 舜 ,圣之盛也, 禹 入圣域而不优。” 唐 韩愈 《进学解》:“是二儒( 孟軻 、 荀卿 )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絶类离伦,优入圣域。” 明 徐爱 《〈传习录〉卷上按语》:“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分類:圣人境界
《漢語大詞典》:圣文(聖文)
(1).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后汉书·郑玄传论:“自 秦 焚六经,圣文埃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於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2).谓天子的文德。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太宗 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3).指 周文王 。 汉 焦赣 《易林·归妹之大壮》:“ 太公 避 紂 ,七十隐处,卒受 圣文 ,为王室辅。”
(4).指 汉文帝 。 汉 扬雄 《长杨赋》:“逮至 圣文 ,随风乘流,方垂意於至寧。”
《漢語大詞典》:龙德(龍德)
圣人之德;天子之德。易·乾:“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 南朝 梁 沈约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帝居在震,龙德司春。” 唐 吴筠 《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凤歌诫 文宣 ,龙德遂隐密。” 金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日月依龙德,风云挟豹韜。”
分類:圣人帝王
《國語辭典》:元圣(元聖)  拼音:yuán shèng
大圣。《书经。汤诰》:「聿求元圣,与之戳力。」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子长继志,……法孔题经,则文非元圣。」
《國語辭典》:一揆  拼音:yī kuí
一致。《文选。孔安国。尚书序》:「雅诰奥义,其归一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袁孙以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漢語大詞典》:圣语(聖語)
皇帝或圣人的言语。 宋 张先 《天仙子·公择将行》词:“坐治 吴州 成乐土,詔卷风飞来圣语。”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是皆宰执因奏事暇,亲聆圣语如是。”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三:“论语:‘如其仁,如其仁。’…… 孔 传曰:‘谁如 管仲 之仁?’ 朱子 因之,谓‘谁如其仁者?’於‘如’字上加一‘谁’字,便是增益圣语矣。”
《國語辭典》:海口  拼音:hǎi kǒu
1.内河通海的地方。亦指临海的地方。唐。方干 陆山人画水诗:「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
2.形容人的口部大而深。《诗经。大雅。生民》唐。孔颖达。正义:「若孔子之河目海口,文王之四乳龙颜之类。」
3.誇口、说大话。如:「誇下海口」。
4.城市名。位于海南岛琼山县北。参见「海口市」条。
《國語辭典》:希圣(希聖)  拼音:xī shèng
希望及于圣人。《文选。李康。运命论》:「孟轲、孙卿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维其末。」
《國語辭典》:圣迹(聖蹟)  拼音:shèng jī
圣人的遗迹。如:「山东省曲阜县有许多与孔子有关的圣迹,现在都已经成为观光景点了。」
《漢語大詞典》:表圣(表聖)
赞美圣人。《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享孔子庙乐章》:“通 吴 表圣,问 老 探真。”
分類:赞美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