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00
词典
12
分类词汇
188
共188,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赭土
野壤
扎根
表土
板田
插条
横土
缓土
暵地
寒埆
肥力
黛壤
卤质
垆埴
硬磐
《国语辞典》:
赭土
拼音:
zhě tǔ
岩石、土壤风化后,因含有氧化铁而呈赤褐色,故称为「赭土」。
分类:
岩石
土壤
风化
含有
氧化铁
赤褐
褐色
《漢語大詞典》:
野壤
郊野的土壤。特指土鼓。 唐
白居易
《复乐古器古曲策》
:“若君政和而平,人心安而乐;则虽援蕢桴,击野壤,闻之者必融融洩洩矣。”参阅
《
礼记·礼运
》
。
分類:
郊野
土壤
《國語辭典》:
扎根
拼音:
zhā gēn
1.植物根部往土里生长。如:「向下扎根,巩固枝干。」
2.比喻深入底层,打下基础。如:「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已在商场中扎根。」
分類:
扎根
植物
深入
根系
土壤
生长
打下
基础
《漢語大詞典》:
表土
指通常耕作的那部分土壤
区别于底土的表层土壤,通常包括平均一犁深度的土壤
分類:
表土
区别
耕作
表层
土壤
分土
平均
均一
深度
《漢語大詞典》:
板田
土壤板结的田。 云南省 彝族史诗
《梅葛》
:“ 耿马 制定山 ,有三坵板田,有三坵蒿子地,那就是撒花的田,那就是种花的地。”
分類:
土壤
板结
云南
《国语辞典》:
插条(插条)
拼音:
chā tiáo
将植物的枝条斜切,插入水中或土壤中,使其生根成长的繁殖方式,称为「插条」。也称为「插枝」。
分类:
植物
枝条
插入
水中
土壤
壤中
《漢語大詞典》:
横土
田理呈横状的土壤,积水不易渗透流失,宜于种稻。 宋
陈师道
《
后山谈丛
》
卷二:“田理有横有立,閒谓之立土横土,立土不可稻,为其不停水也。”
分類:
土壤
积水
不易
渗透
流失
《漢語大詞典》:
缓土(緩土)
柔软而松散的土壤。 北魏
贾思勰
《
齐民要术·耕田
》
:“二月:阴冻毕泽,可菑美田、缓土及河渚小处。”
分類:
柔软
松散
土壤
《漢語大詞典》:
暵地
翻晒土壤。 北魏
贾思勰
《
齐民要术·大小麦
》
:“大小麦,皆须五月、六月暵地。不暵地而种者,其收倍薄。” 缪启愉 校释:“暵地,即夏耕晒垡,晒后再耕耙收墒,入秋下种。”
分類:
翻晒
土壤
《漢語大詞典》:
寒埆
谓土壤温度低而瘠薄。
《三国志·吴志·薛综传》
:“然其方土寒埆,穀稼不殖,民习鞍马,转徙无常。”
分類:
土壤
温度
瘠薄
《國語辭典》:
肥力
拼音:
féi lì
土壤肥沃的程度。
分類:
土壤
肥沃
程度
肥力
充分
供给
所需
需要
养分
水分
空气
《漢語大詞典》:
黛壤
青黑色的土壤。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
:“宝珪黛壤,俾王於东。” 胡之骥 注:“黛壤,黑壤膏腴之土也。”
分類:
青黑
黑色
土壤
《漢語大詞典》:
卤质(鹵質)
土壤中所含的碱质。
分類:
土壤
壤中
《國語辭典》:
垆埴(壚埴)
拼音:
lú zhí
黑色的粘土。
分類:
黑色
黄黑
土壤
《漢語大詞典》:
硬磐
一种矿质土壤层,其特点是具有二氧化硅的胶结作用
在铁和有机物质间没有胶结物或胶结物很少的土层
分類:
有机物
土壤
特点
胶结
二氧化硅
土层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