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07,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复圆
圆景
圆盖
圆转
圆灵
圆备
圆顶
镜圆
圆影
一圆
圆教
圆蟾
圆寂
夜圆
轻圆
《國語辭典》:复圆(復圓)  拼音:fù yuán
日食或月食结束时,太阳或月亮恢复圆满的形状。
《漢語大詞典》:圆景(圓景)
指月亮。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圆景早已满,佳人犹未适。” 唐 武元衡 《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诗:“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
分類:
《漢語大詞典》:圆盖(圓蓋)
(1).圆形的盖子。多指伞盖、圆屋顶等物。 汉 蔡邕 《明堂月令论》:“明堂九室,以茅盖屋,上圆下方……堂方,百四十四尺;屋圆,径二百一十六尺。且圆盖方载,六九之道也。” 汉 桓谭 新论·通塞:“入井望天,不过圆盖。”《三国演义》第三七回:“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2).指天。 唐 李商隐 《人欲》诗:“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
《漢語大詞典》:圆转(圓轉)
旋转。晋书·王述传:“﹝ 王述 ﹞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圆转不止。” 清 唐甄 潜书·性才:“轴虚相受,径不二寸,圆转无滞。”
(1).宛转,通畅。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唐顺之》:“盖其调圆转流利,须择题而施。”
(2).弥补,完善。 宋 陈亮 《壬寅答朱元晦秘书》书:“若事体全转,所谓智者献其谋,其间可採取处亦多;但谓有补於圆转事体,则非某所知也。”
(3).转圜,斡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乞在方伯处,代圆转一二。”
《國語辭典》:圆灵(圓靈)  拼音:yuán líng
天。《文选。谢庄。月赋》:「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分類:
《國語辭典》:圆备(圓備)  拼音:yuán bèi
1.完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
2.完成、达成。《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且取出十两银子来,安在卓上,道:『起动你们,亲事圆备。』」
3.团圆。元。关汉卿〈侍香金童。春闺院宇套。神仗儿煞〉:「不求富贵豪奢,只愿得夫妻每早早圆备者。」
4.康复。元。马致远〈寿阳曲。相思病〉曲:「相思病,怎地医。只除是有情人调理,相偎相抱诊脉息。不服药自然圆备。」
《国语辞典》:圆顶(圆顶)  拼音:yuán dǐng
1.半个球形的屋顶,称为「圆顶」。
2.为球面状的屋顶,可由均匀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薄壳或钢架顺著球面曲度构成,是大跨距屋顶之一。
《骈字类编》:镜圆(镜圆)
卢照邻 江中望月诗 镜圆珠溜彻,弦满箭波长。
《漢語大詞典》:圆影(圓影)
指月亮。
分類:
《漢語大詞典》:一圆(一圓)
(1).一个圆形。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於是 范蠡 乃观天文,拟法於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一步,一圆三方。”朱子语类卷六五:“天下之万象出於一方一圆,尽只起於乾坤二画。”
(2).一丸。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解衣裾出药两圆,曰:‘一圆可补一两气。’”
(3).货币单位。通作一元。
《國語辭典》:圆教(圓教)  拼音:yuán jiào
中国佛教宗派将经典教法批判分类,而以本派所宗的经典教法为最圆满究竟的教法,谓之圆教。但各派思想不同,所认为的圆教也各异,如天台宗以法华经和大般涅槃经为圆教,华严宗以华严经为圆教,道宣以唯识思想为圆教。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一:「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
《漢語大詞典》:圆蟾(圓蟾)
(1).月的别称。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唐 张碧 《美人梳头》诗:“玉容惊觉浓睡醒,圆蟾挂出妆檯表。”
(2).指月圆。 宋 张先 《凤栖梧》词:“明日不知花在否?今夜圆蟾,后夜忧风雨。”
《國語辭典》:圆寂(圓寂)  拼音:yuán jí
佛教用语:(1)修行人灭除烦恼,不再生死轮回的境界。尤其指證悟解脱的佛或阿罗汉的去世。〈一百五十赞佛颂〉:「栗粒以分身,尔乃居圆寂。」也作「涅槃」、「寂灭」。(2)中国一般习惯称出家人的去世。《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道罢,老道人自去殿上烧香扫地,不知玉通禅师已在禅椅上圆寂了。」也作「灭度」、「涅槃」。
《骈字类编》:夜圆(夜圆)
梁元帝梁安寺刹下铭见晨晖下
《漢語大詞典》:轻圆(輕圓)
(1).形容声音和谐。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字则有喉脣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磈,此谓声中无字。”
(2).谓俗而不雅。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此亦 郭频伽 、 杨荔裳 之流亚,韵味浅薄,语句轻圆。”
(3).形容物体轻浮而圆润。 宋 苏轼 《西江月·茶词》:“汤发云腴釅白,琖浮花乳轻圆。” 宋 朱淑真 《圆子》诗:“轻圆絶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