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64,分13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国威
华国
国香
国本
国王
国器
国典
国政
国难
东国
小国
徇国
医国
蜀国
七国
《國語辭典》:国威(國威)  拼音:guó wēi
国家的声威。
《漢語大詞典》:华国(華國)
光耀国家。周礼·春官·典路“凡会同军旅,弔于四方,以路从” 汉 郑玄 注:“王出於事无常,王乘一路,典路以其餘路从行,亦以华国。” 晋 陆云 《张二侯颂》:“文敏足以华国,威略足以振众。” 宋 苏轼 《贺邻帅及监司正旦启》:“恭惟某官厚德镇浮,高名华国。”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不想你我这个孩子,不及两年工夫,竟作了个‘华国词臣,荣亲孝子’。”
分類:光耀国家
《國語辭典》:国香(國香)  拼音:guó xiāng
语出《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后人因称兰花为国香。
《漢語大詞典》:令君香
荀彧 在 汉 末曾守尚书令,人称 荀令君 ,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见太平御览卷七○三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后多以“令君香”指高雅人士的风采。 唐 李百药 《安德山池宴集》诗:“云飞凤臺管,风动令君香。”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鸡鸣謁 建章 ,遥闻侍中珮,闇识令君香。”亦作“ 令公香 ”。 唐 李颀 《寄綦毋三》:“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
《國語辭典》:国本(國本)  拼音:guó běn
1.国家的根本。《礼记。冠义》:「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2.古代称呼太子为「国本」。《宋史。卷三七七。陈桷传》:「桷等议:国本未立,宜厚其礼以系天下望。」
《國語辭典》:国王(國王)  拼音:guó wáng
1.君主国家的领袖。
2.中国古代最高的封爵。自汉朝至明朝皆有。唐。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一。封爵》:「大唐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郡公、县公、开国侯、伯、子凡九等。」
3.受封的外藩。如历史上的朝鲜国王、越南国王。
《國語辭典》:国器(國器)  拼音:guó qì
1.才能足堪为国效劳的人。《史记。卷三九。晋世家》:「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
2.对别人儿子的敬称。《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国器掌珠,悉是称人之子。」
《國語辭典》:国典(國典)  拼音:guó diǎn
一国的典章制度。《三国演义》第一○七回:「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
《國語辭典》:国政(國政)  拼音:guó zhèng
国家的政事。《三国演义》第三回:「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参与国政。」
《國語辭典》:国难(國難)  拼音:guó nàn
国家的危难。《三国演义》第五回:「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漢語大詞典》:东国(東國)
(1).东方之国。上古指 齐 、 鲁 、 徐夷 等国。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踰诸 夏 而图东国。” 韦昭 注:“东国, 徐夷 吴 越 。”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 秦 也,欲王之令 楚王 割东国以与 齐 ,而 秦 出 楚怀王 以为和。” 张守节 正义:“东国, 齐 、 徐夷 。”《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 李善 注:“东国,谓 鲁 也。”近代多指 中国 以东的 日本 、 朝鲜 等国。 清 王韬 《〈三岛中洲文集〉序》:“东国於二十年间维新建治,政令一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朝鲜采风录:“命一等侍卫 狼曋 ,颁 孝昭皇后 尊謚于 朝鲜 ,因令采东国诗归奏。”
(2).东部地区。 春秋 时指 楚国 东部的 锺离 、 巢 、 州来 等地。左传·昭公四年:“ 然丹 城 州来 。东国水,不可以城, 彭生 罢 赖 之师。” 杨伯峻 注:“ 楚 以东部地区为东国, 钟离 、 巢 、 州来 以及 赖 皆东国地邑。”
(3).指东都 洛阳 。国,都城。书·康诰:“ 周公 初基,作新大邑於东国 洛 。” 三国 魏 曹植 《怨歌行》:“待罪居东国,泫涕常流连。” 唐 卢照邻 《秋霖赋》:“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客。” 明 何景明 《寡妇赋》:“从子遨游,涉 江 湘 兮;改辙东国,逾 河 梁兮。”
(4).犹东方。指 亚洲 。一说,指 中国 。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一截遗 欧 ,一截赠 美 ,一截还东国。”
《漢語大詞典》:小国(小國)
(1).地狭人少之国。指小的封地。书·多士:“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 殷 命。”管子·法法:“凡大国之君尊,小国之君卑。”
(2).指小的国家。 清 李嶟瑞 《寒日登积宝山》诗:“南渡衣冠慙小国,北人臣妾视 高宗 。”
(3).指小的行政区。 唐 杜甫 《题郪县郭明府茅屋壁》诗:“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
《漢語大詞典》:徇国(徇國)
(1).谓传示国人。韩非子·初见秦:“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为王谋不忠者戒也。”
(2).为国家利益而献出生命。徇,通“ 殉 ”。后汉书·种劭传:“昔我先父以身徇国。” 宋 苏轼 《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忘躯徇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徇国以死之谓忠,抗道不回之谓直。”
《漢語大詞典》:医国(醫國)
(1).谓为国除患祛弊。国语·晋语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之四》:“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辩》文。” 明 唐寅 《秦楼月·谢医》词:“刀圭信手就囊拈,能事在医人医国。”
(2).指医术高明。《西游记》第六八回:“高徒既不知医,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亲迎?断然有医国之能也。” 清 钱谦益 《赠建昌痔医黄岐彬》诗:“疡医本是天官属,医国方须肘后传。”
《漢語大詞典》:蜀国(蜀國)
泛指 蜀 地。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 华阳 曾子 ,鼓篋来游; 蜀国 颜生 ,抠衣请学。” 唐 刘得仁 《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诗:“ 蜀国 烟霞开,灵山水月澄。” 前蜀 韦庄 《清平乐》词:“何处游女, 蜀国 多云雨。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綉罗金缕。”
分類:蜀国
《國語辭典》:七国(七國)  拼音:qī guó
1.战国时之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2.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