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何国(何國)
古代西域国名。《北史·西域传·何国》:“ 何国 ,都 那密水 南数里,旧是 康居 地也……东去 瓜州 六千七百五十里。 大业 中,遣使贡方物。”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僧伽何国人》:“ 泗洲大圣 《僧伽传》云:‘和尚 何国 人也……近读《隋史》《西域传》,乃有 何国 。’”
分類:西域
《漢語大詞典》:国俗(國俗)
(1).一国的风俗。《孟子·告子下》:“ 华周 杞梁 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宋 苏辙 《王存磨勘改朝散郎》:“具官 王存 ,文雅足以饰吏事,靖重足以镇国俗。”
(2). 清 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 汉 人风俗。《清史稿·后妃传·皇后乌喇那拉氏》:“国俗忌剪髮,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参见“ 国字 ”。
(2). 清 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 汉 人风俗。《清史稿·后妃传·皇后乌喇那拉氏》:“国俗忌剪髮,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参见“ 国字 ”。
《漢語大詞典》:国臣(國臣)
国君的臣属。《墨子·天志中》:“今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夫岂欲其国臣万民之相为不利哉?”《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 魏 京兆王 愉 、 广平王 怀 国臣多骄纵,公行属请, 魏主 詔中尉 崔亮 穷治之。”
《漢語大詞典》:国储(國儲)
(1).太子。《汉书·疏广传》:“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於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 许 氏。” 宋 柳永 《玉楼春》词:“星闈上笏金章贵,重委外臺疏近侍,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时国储未建,中外恫疑。”
(2).国家的储蓄。《隋书·食货志》:“常调之外,逐丰稔之处,折绢糴粟,以充国储。” 宋 梅尧臣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诗:“ 许公 运国储,岁入六百万……大计苟窘费,曷不使预算。”
(2).国家的储蓄。《隋书·食货志》:“常调之外,逐丰稔之处,折绢糴粟,以充国储。” 宋 梅尧臣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诗:“ 许公 运国储,岁入六百万……大计苟窘费,曷不使预算。”
《漢語大詞典》:迁国(遷國)
迁移国都。《易·益》:“利用为依迁国。” 孔颖达 疏:“用此道以依人而迁国者,人无不纳,故曰利用为依迁国也。” 元施惠《幽闺记·罔害皤良》:“见説仁君迁都避,纷纷从者如归市。你道效死而民勿去,这等拘守之言,怎及得迁国图存之计?”
《漢語大詞典》:蹙国(蹙國)
丧失国土。《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后汉书·西域传序》:“内无以慰劳吏民,外无以威示 百蛮 。蹙国减土,经有明诫。”《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而乃卑辞重币,求和于 契丹 ,蹙国縻爵,姑息于 保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