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国宝(國寶) 拼音:guó bǎo
1.国家的宝器。《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
2.指国家极珍贵的事物或极卓越的人才。如台湾北部关渡淡水河沿岸的水笔仔。
2.指国家极珍贵的事物或极卓越的人才。如台湾北部关渡淡水河沿岸的水笔仔。
《骈字类编》:二国(二国)
书召诰: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传其夏殷也。继受其王命,亦惟当以此夏殷长短之命为监戒,继顺其功德者,而法则之。诗:。维此二国,其政不获。
又周南召南谱二国之诗,以后妃夫人之德为首,终以麟趾、驺虞,此又弼鄘卫谱。武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复伐三监,更以 三国,建诸侯。以殷馀民封康叔于卫,使为之长。后世子孙稍并彼二国,混为名之。论语: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注:马曰:微、箕,二国名。左传: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子?又楚子反救郑,郑伯与许男讼焉。皇戌摄郑伯之辞 反,不能决也。曰:君若辱在寡君,寡君与其二三臣共听两君之所欲成,其可知也。不然,侧不足以知二国之成。
又:卫人、燕师伐郑。疏:燕有二国,一称北燕,故此注言南燕以别之。 公羊:蔡侯郑伯会于邓。传:离不言会,此其言会何?注:据齐候郑伯于纪,二国会曰离。二人议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道不同,不能决事,定是非,立善恶,不足采取,故谓之离会。史记高帝纪:封韩信为淮阴侯,分其地为二国。 宋书天竺迦毗黎国传见一使下。 易林:衔命上车,和合两家。蛾眉皓齿,二国不殆。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适吴, 以为行人,教吴射御,导之伐楚。楚庄王怒,使子反将败吴师,二国从斯结雠。于是吴始通中国,而与诸侯为敌。
又周南召南谱二国之诗,以后妃夫人之德为首,终以麟趾、驺虞,此又弼鄘卫谱。武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复伐三监,更以 三国,建诸侯。以殷馀民封康叔于卫,使为之长。后世子孙稍并彼二国,混为名之。论语: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注:马曰:微、箕,二国名。左传: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子?又楚子反救郑,郑伯与许男讼焉。皇戌摄郑伯之辞 反,不能决也。曰:君若辱在寡君,寡君与其二三臣共听两君之所欲成,其可知也。不然,侧不足以知二国之成。
又:卫人、燕师伐郑。疏:燕有二国,一称北燕,故此注言南燕以别之。 公羊:蔡侯郑伯会于邓。传:离不言会,此其言会何?注:据齐候郑伯于纪,二国会曰离。二人议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道不同,不能决事,定是非,立善恶,不足采取,故谓之离会。史记高帝纪:封韩信为淮阴侯,分其地为二国。 宋书天竺迦毗黎国传见一使下。 易林:衔命上车,和合两家。蛾眉皓齿,二国不殆。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适吴, 以为行人,教吴射御,导之伐楚。楚庄王怒,使子反将败吴师,二国从斯结雠。于是吴始通中国,而与诸侯为敌。
分类: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