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裁军会议(裁军会议)  拼音:cái jūn huì yì
国际间为维护世界和平,或限制各国发展战争武器,而举行减少军备、裁减兵额的会议。也称为「军缩会议」。
《国语辞典》:传播卫星(传播卫星)  拼音:chuán bò wèi xīng
置于太空轨道运行,以传递国内或国际电讯的卫星。
《国语辞典》:麦当劳(麦当劳)  拼音:mài dāng láo
国际有名的速食经营公司。为英语McDonald的音译。以汉堡、薯条、炸鸡块等为主要食品。如:「麦当劳速食店的普遍设立,带来了国内饮食文化的新趋势。」
《国语辞典》:紧追权(紧追权)  拼音:jǐn zhuī quán
根据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一百一十一条,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该国法律或规章时,可对该船舶进行追逐,即为紧追权。被追逐的船舶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紧追权立即终止。
《国语辞典》:郎静山(郎静山)  拼音:láng jìng shān
人名。(西元1892~1995)江苏省人。国际闻名之摄影家。十三岁开始接触摄影,二十五岁成为中国第一名摄影记者。在中国摄影史上,郎氏是首位人体摄影拍摄者,首位摄影课程之教师,首位入选国际摄影沙龙之中国摄影家。以自创集锦摄影闻名于世。
《国语辞典》:外交部  拼音:wài jiāo bù
中央政府行政院的一部。掌理国际交涉及有关在外侨民、居留的外人、国内外通商等事务。我国于部下分设亚东太平洋、亚西、非洲、欧洲、北美、中南美、条约法律、国际组织、礼宾、总务等司。
《国语辞典》:伊多语(伊多语)  拼音:yī duō yǔ
Ido
一种国际语言。西元一九○七年,法国学者波孚洛特(Beaufront)及库图勒(Couturat)所创。流行一、二十年后趋于衰落。
《漢語大詞典》:辅助单位
见〖国际单位制〗。
分類:国际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列宁作于1920年4-5月。总结布尔什维克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策略问题的重要原理,批判“左”倾教条主义。还阐述了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辩证关系。
《漢語大詞典》:工团主义
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思潮。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和拉丁美洲。主要代表有法国索烈尔、拉加德尔等。将工会(即工团)与政党对立起来,认为工会才是团结和领导工人的唯一组织形式,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漢語大詞典》:多国公司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资本联合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其活动范围和经营特点类似跨国公司,不同的是它不属于一国垄断资本所有。第三世界国家与外资的联合,一般属于联合企业组织,如中外合资企业。
《國語辭典》:儿童节(兒童節)  拼音:ér tóng jié
为儿童特别制定的纪念日,藉以鼓励儿童,并唤起社会注意儿童事业。民国十四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首倡,各国多响应实行。二十年,我国政府公布,定四月四日为「儿童节」。
《漢語大詞典》:法律关系主体
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等。其中国家既是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又是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在某些财产法律关系(如国家公债等)中还可以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國語辭典》:华盛顿会议(華盛頓會議)  拼音:huá shèng dùn huì yì
西元一九二一年美国政府在华盛顿所召集的国际会议。目的在讨论太平洋政局与中国局势,及限制军备,以避免列强在远东发生冲突。会议主要成果是签署三项公约,总称为华盛顿公约。也称为「太平洋会议」、「华府会议」。
《國語辭典》:会员国(會員國)  拼音:huì yuán guó
参加各种国际组织的会员国家。如:「联合国会员国」、「欧盟会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