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  拼音:tái wān táo yuán guó jì jī cháng
位于桃园市大园区,濒临台湾海峡,占地一千二百公顷,是我国民航史上第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于民国六十八年完成第一期工程,为十大建设之一。原称为「中正国际机场」,民国九十五年更名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也称为「桃园国际机场」、「桃园国际航空站」。
《国语辞典》: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  拼音:xiāng gǎng 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
香港政府为提供香港市民有机会观赏世界各地优秀之艺术及娱乐电影所办的活动,于每年的三月或四月举行,参展影片约一百部,分别来自香港及欧洲、美洲、亚洲。
《国语辞典》: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盟(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盟)  拼音:guó jì diàn yǐng zhì piàn rén xié huì lián méng
由美国好莱坞八大公司和各国制片协会组成的国际最高电影组织,总部设于巴黎。
《国语辞典》:国际百科资料供应业务(国际百科资料供应业务)  拼音:guó jì bǎi kē zī liào gōng yìng yè wù
以透过卫星、海底电缆及陆上电路的连接,以国际数据通信电路为媒体,与跨国的资讯处理及资料库检索服务专业公司,所构成的专用资讯网路服务系统。
《国语辞典》:国际存转式传真电报(国际存转式传真电报)  拼音:guó jì cún zhuǎn shì chuán zhēn diàn bào
一种国际传真通信的电信方式。由电信局提供国际传真专用网路系统,由用户以传真机接入电话网路,将所要传送的电文储存在信息处理系统内,再转送到收报用户。
《国语辞典》: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  拼音:guó jì láo gōng zǔ zhī
西元一九一九年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由政府、雇主、劳工三方代表组成的国际性组织。原始的联合国成员国与承认该组织章程并得到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三分之二表决通过的国家,均可加入。该组织以维持社会正义为宗旨,保障劳工的工作权与合理劳动条件。
《国语辞典》: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民航组织)  拼音:guó jì mín háng zǔ zhī
联合国专责机构之一。于西元一九四七年成立于加拿大蒙特娄。其目的在维护民航的安全与有秩序的成长,以保护各缔约国在国际航空运输上的权利。
《国语辞典》:国际青年商会(国际青年商会)  拼音:guó jì qīng nián shāng huì
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
非营利性的民间青年组织。创始人为美籍亨利。葛森必(Henry Giessenbier),于西元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在墨西哥正式成立。成员以18~40岁为主,主要工作在提升自我知能与训练,以专案计画促使在地与全球性议题对话互动,提供行动解决方案,进而为在地社群创造发展效应。我国国际青年商会于西元一九五三年成立。
《国语辞典》: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  拼音:guó jì qīng suàn yín háng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为了清理赔款及战争债务,于西元一九三○年正式成立的银行。行址设于瑞士巴塞尔。其业务迭有变化,但主要功能仍在促进主要财政及工业化国家中央银行间的合作。
《国语辞典》:国际人权公约(国际人权公约)  拼音:guó jì rén quán gōng yuē
联合国于西元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六日,由大会通过的国际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当时联合国会员国为当然缔约国。
《国语辞典》:国际人权协定(国际人权协定)  拼音:guó jì rén quán xié dìng
国际法中有关人权及基本自由方面的国际性条约。
《国语辞典》:国际人权组织(国际人权组织)  拼音:guó jì rén quán zǔ zhī
为获得普遍有效的人权保障,乃突破国界将原是国内法的人权问题,适用到国际间,遂产生国际人权组织,如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国际人权协会(ISHR)等。其中,又以国际特赦组织历史最悠久与著名,以救援各国异议人士、维权人士、遭当局定义为非法宗教信仰者为主要任务,现扩及废除死刑、保护难民、移民与寻求庇护者、阻止滥刑、滥杀与强迫失踪、堕胎除罪化、阻止针对妇女及LGBT的暴力、提倡宗教间和睦、乃至经济、社会与文化诸权利等。
《国语辞典》:国际劳工联盟(国际劳工联盟)  拼音:guó jì láo gōng lián méng
根据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所组成的劳工阶级组织。有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相继成立。至西元一九四三年第三国际的瓦解,此组织才真正的解散。
《国语辞典》:国际托管制度(国际托管制度)  拼音:guó jì tuō guǎn zhì dù
因为特殊原因,将某个国家托付给其他国家来加以管理。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托管的目的在于增进托管领土居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之进展;并以适合各领土及其人民的特殊情形,以及关系人民自由表达的愿望为原则,且按照各托管协定的条款,增进其渐趋向自治或独立的发展。
《国语辞典》:国际移住机构(国际移住机构)  拼音:guó jì yí zhù jī gòu
即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IOM),主要任务包括提供各种国际移民资讯,并协助难民迁移到第三国定居,以及简化移民他国文件验證及签證手续。该组织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比利时等国为协调欧洲各国政府安置因战争而被迫移民的庞大人口,而在西元1951年成立的「临时欧洲移民政府间委员会」(Provisional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for the Movement of Migrants from Europe,PICMME);后迭经改组更名,于1989年改为现名,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截至2016年6月,计有165个会员国与8个观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