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国语(國語)  拼音:guó yǔ
1.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语,有别于方言。
2.本国特有的语言。如清代称满洲语为「国语」。
3.书名。春秋时左丘明撰,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事迹,自周穆王起,至鲁悼公止,共历五百馀年,为一分国纪事之史。也称为「春秋外传」。
《漢語大詞典》:外国语(外國語)
(1).指汉语中的外来语。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檇李 陈无功 撰《庶物异名疏》,凡二千四百五十有二则,可称该博。余意外国语,佛经语,皆无定字,况屡经翻译,尤多差讹,不如删去,始称大雅。”
(2).外国的语言、文字。
《国语辞典》:台湾国语(台湾国语)  拼音:tái wān guó yǔ
台湾地区的语言现象之一,指一种带有浓厚本土口音与语法表现的国语。台湾国语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语言,而是语言习得理论当中的中介语。
《国语辞典》: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  拼音:jiào yù bù guó yǔ tuī xíng wěi yuán huì
以往为推行国语教育,我国国民政府于民国十七年成立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隶属于教育部,负责设计与促进本国语言文字整理及标准编订事项的工作。民国二十四年改组为国语推行委员会。于民国一○二年并入教育部终身教育司。
《国语辞典》:多媒体国语辞典(多媒体国语辞典)  拼音:duō méi tǐ guó yǔ cí diǎn
指内容含有文字、声音、影像等讯息的电子化国语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