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6,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固陋
自固
永固
为固
固执
固请
巩固
贞固
固本
负固
固结
险固
固常
固必
固圉
《國語辭典》:固陋  拼音:gù lòu
见闻浅陋。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鄙人固陋,不知忘讳。」《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是后人固陋,与朱子无关。」
《漢語大詞典》:自固
巩固自身的地位,确保自己的安全。 汉 扬雄 《州箴·执金吾箴》:“国以自固,兽以自保。”汉书·佞幸传·董贤:“ 贤 亦性柔和便辟,善为媚以自固。”后汉书·崔駰传:“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南史·梁纪上·武帝上:“迫之,因復散走,退保 朱雀 ,凭 淮 自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将帅之臣,玩寇以自安,养寇以自固,誉寇以自重也。”
《韵府拾遗 遇韵》:永固
宋书江夏王传诸侯受爵亦愿永固邦家
《分类字锦》:为固(为固)
礼记城郭沟池以为固
分类:为固城郭
《國語辭典》:固执(固執)  拼音:gù zhí
1.坚守不违背。《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汉书。卷八五。谷永杜邺传。谷永》:「无使素餐之吏久尸厚禄,以次贯行,固执无违。」
2.坚持己见,不肯变通。《红楼梦》第七八回:「你太固执了,正经再搬进来的为是,休为没要紧的事反疏远了亲戚。」《文明小史》第三六回:「你们恁样固执,我也没法,只得告辞了。」
《国语辞典》:固请(固请)  拼音:gù qǐng
力请、再三邀请。《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分类:再三邀请
《國語辭典》:巩固(鞏固)  拼音:gǒng gù
1.加强力量使其更加坚固、牢靠。如:「巩固基础」、「巩固国防」。
2.坚强不易动摇。如:「周密的人事部署,使他的地位更加巩固。」
《國語辭典》:贞固(貞固)  拼音:zhēn gù
固守正道,坚贞不移。《易经。乾卦。文言曰》:「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窃闻巴西谯秀,植操贞固。」
《国语辞典》:固本  拼音:gù běn
1.根基稳固。《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陆瑁》:「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互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伏滔》:「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重其名器,深根固本,传之百世。」《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正天下。」
2.稳固根本。如:「固本培元」。
《國語辭典》:负固(負固)  拼音:fù gù
依恃其地势险固。《周礼。夏官。大司马》:「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文选。曹囧。六代论》:「吴楚凭江,负固方城。」
《國語辭典》:固结(固結)  拼音:gù jié
紧密坚实的结合在一起。《文选。张衡。东京赋》:「洪恩素蓄,民心固结。」
《國語辭典》:险固(險固)  拼音:xiǎn gù
形势险要坚固。《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彊持满以拒之。」《三国演义》第四二回:「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
《漢語大詞典》:固常
指传说中凤凰日暮时的鸣叫。广雅·释鸟:“凤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昏鸣曰固常,晨鸣曰发明。” 明 杨慎 《凤赋》:“昏鸣曰固常,旦鸣曰发明。”
《漢語大詞典》:固必
语出论语·子罕:“毋必,毋固。”本指固执坚持,不可变通。后引申为一定,必然。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事无固必,殆为此也。”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事跡无固必,幽贞愧双全。”
《高级汉语词典》:固圉
使边境安静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