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浸润
固体与液体接触时,接触面趋于缩小、液体不能附着在固体上的现象。如水银不能附着在玻璃上,把水银倒入玻璃容器内,水银与玻璃壁接触处的角度大于90°,表明接触面趋于缩小,即水银不浸润玻璃。水不能附着在石蜡上,说明水不浸润石蜡。
《國語辭典》:残渣(殘渣)  拼音:cán zhā
剩馀不要的渣滓。如:「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将经由大肠、肛门排泄而出。」
《國語辭典》:半流体(半流體)  拼音:bàn liú tǐ
介于固体与液体间的物质。如鸡蛋中的蛋白和蛋黄。
《漢語大詞典》:电子器件
在真空、气体或固体中,利用和控制电子运动规律而制成的器件。分为电真空器件、充气管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在模拟电路中作整流、放大、调制、振荡、变频、锁相、控制、相关等用;在数字电路中作采样、限幅、逻辑、存储、计数、延迟等用。充气管器件主要作整流、稳压和显示之用。固态电子器件如集成电路。
《國語辭典》:打孔  拼音:dǎ kǒng
将簿、本或纸张打洞。如:「这些资料加以打孔装订,更方便使用。」
《國語辭典》:气泡(氣泡)  拼音:qì pào
气体在固体、液体中所形成的球状或半球状体。
《漢語大詞典》:氢氧化钾
又称“苛性钾”。化学式koh。白色固体。强碱。有吸湿性。腐蚀性强。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致使变质。通常用电解氯化钾溶液,或将碳酸钾和石灰乳反应而得。用于制取钾盐和钾肥皂,还可作干燥剂等。
《國語辭典》:凝固点(凝固點)  拼音:níng gù diǎn
液体开始凝固成固体时的温度。在正常的压力下,各物质的凝固点并不相同。如水的凝固点是摄氏零度,水银的凝固点为摄氏零下三十九度。
《國語辭典》:熔点(熔點)  拼音:róng diǎn
在一定的压力下,晶体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所保持的固定温度。
《國語辭典》:软膏(軟膏)  拼音:ruǎn gāo
为药品与软膏基剂经研合均匀所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如:「皮肤软膏」、「眼用软膏」。
《国语辞典》:烧碱(烧碱)  拼音:shāo jiǎn
氢氧化钠的俗称,为白色固体,可溶于甘油、醇、水中。溶于水时,释出大量的热,呈强碱性,腐蚀性强。自食盐溶液电解,或由石灰乳与碳酸钠反应而得。易吸收水分与二氧化碳,故须密闭贮存。可用于造纸、肥皂、玻璃、颜料、人造丝及精炼石油等工业。也称为「苛性钠」、「火碱」。
《國語辭典》:蜡疗(蠟療)  拼音:là liáo
一种物理治疗法。将固体石蜡加热,敷在患处治疗疾病,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能抑制炎症的发展,对关节炎、扭伤等有疗效。
《漢語大詞典》:壳质(殼質)
有机化合物。无色无定形的固体,质地坚硬,有弹性,是构成昆虫的皮和甲壳动物的甲壳的主要物质。
《國語辭典》:鲸蜡(鯨蠟)  拼音:jīng là
一种具有真珠光泽的纯白色块状物质。取自抹香鲸的头部,可作蜡烛及软膏的制造原料。也称为「鲸脑油」。
《國語辭典》:晶体(晶體)  拼音:jīng tǐ
1.物理上指粒子排列有一定规则的固体,有明确的熔点。如食盐、石英、云母、明矾等。
2.生物上指眼球中,位于前房与玻璃体间的双凸盘状构造,透明而有弹性,可随视物的远近而调整凸出的程度,使物像恰好落在视网膜上。也称为「晶状体」、「水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