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废渣(廢渣)  拼音:fèi zhā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残渣。
《漢語大詞典》:沸腾床
又称“流化床”。为强化流体与固体间相互作用的颗粒床层。因流体自下向上流动的作用,使固体颗粒床层悬浮起来而具有某些流体特性,像似沸腾的液体,故名。具有较强的传热特性和易于连续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化工、石油、冶金等工业中。
《漢語大詞典》:放射性微尘
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尘埃。由放射性物质沾附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而形成。在各种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处理、核反应堆的运行和核爆炸等过程中最易产生。
《漢語大詞典》:分子物理学
从物质的分子结构出发,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研究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与热现象的物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物质体积、压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比热、热扩散、热传导的微观本质等。
《国语辞典》:化粪池(化粪池)  拼音:huà fèn chí
用以分离个别家庭污水中的固体,进行厌氧分解,水液部分再经氧化或直接排出的处理装置。
《國語辭典》:过滤(過濾)  拼音:guò lǜ
1.将固液混合物通过滤纸或网状器具,把所含的固体分离出来。
2.筛选、拣选。如:「把名单再过滤一下,看看有无漏写了谁。」
《漢語大詞典》:固体物理学
研究固体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的物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晶体结构、晶体中粒子的运动规律、金属、半导体、电介质、超导体、液晶等。
《國語辭典》:固态(固態)  拼音:gù tài
固体状态。为物质存在的形态之一。如:「水的固态是冰。」
《漢語大詞典》:固体潮
由于月球、太阳等的引力而产生的地球固体部分的升降运动。也叫地潮。
《漢語大詞典》:不浸润
固体与液体接触时,接触面趋于缩小、液体不能附着在固体上的现象。如水银不能附着在玻璃上,把水银倒入玻璃容器内,水银与玻璃壁接触处的角度大于90°,表明接触面趋于缩小,即水银不浸润玻璃。水不能附着在石蜡上,说明水不浸润石蜡。
《國語辭典》:残渣(殘渣)  拼音:cán zhā
剩馀不要的渣滓。如:「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将经由大肠、肛门排泄而出。」
《國語辭典》:半流体(半流體)  拼音:bàn liú tǐ
介于固体与液体间的物质。如鸡蛋中的蛋白和蛋黄。
《漢語大詞典》:电子器件
在真空、气体或固体中,利用和控制电子运动规律而制成的器件。分为电真空器件、充气管器件和固态电子器件。在模拟电路中作整流、放大、调制、振荡、变频、锁相、控制、相关等用;在数字电路中作采样、限幅、逻辑、存储、计数、延迟等用。充气管器件主要作整流、稳压和显示之用。固态电子器件如集成电路。
《國語辭典》:打孔  拼音:dǎ kǒng
将簿、本或纸张打洞。如:「这些资料加以打孔装订,更方便使用。」
《國語辭典》:气泡(氣泡)  拼音:qì pào
气体在固体、液体中所形成的球状或半球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