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围猎(圍獵)  拼音:wéi liè
合围而猎。《三国演义》第一八回:「一日,带领数骑去小沛地面围猎解闷。」
《骈字类编》:夜围(夜围)
史记匈奴传汉以卫青为大将军将六将军十馀万人出朔方高阙击胡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至饮酒醉汉兵出塞六七百里夜围右贤王右贤王大惊脱身逃走
《漢語大詞典》:带减围(帶減圍)
见“ 带减腰围 ”。
《漢語大詞典》:带减腰围(帶減腰圍)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词:“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亦省作“ 带减围 ”。 唐 杜甫 《伤秋》:“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分類:瘦损
《骈字类编》:春围(春围)
礼记曲礼疏见春田下
《漢語大詞典》:日围(日圍)
见“ 日畿 ”。
《漢語大詞典》:日畿
亦称“ 日围 ”。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地下:“天子之畿方千里,象日月径围,故曰日畿,又曰日围。” 宋 汪藻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诗之一:“戎马窥天堑,边烽断日畿。百年 淮海 地,回首復成非。”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天枢夹杓垣,日畿络雄幕。”
《漢語大詞典》:出围(出圍)
(1).突出敌方围困。吕氏春秋·义赏:“ 赵襄子 出围,赏有功者五人, 高赦 为首。”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护军中尉 陈平 言上曰:‘ 胡 者全兵,请令彊弩傅两矢外响,徐行出围。’”
(2).外出打猎。《长江》1984年第2期:“一个星期天,我和 大江 真的跟 群大爷 出围了。对了,就是我们头一天出围的那天傍黑,竟然给 群大爷 闹出那么大的乱子!”
《韵府拾遗 职韵》:围棘(围棘)
春秋成公三年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漢語大詞典》:围地(圍地)
指出入通道狭窄,易被敌人围攻之地。孙子·九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 杜牧 注:“出入艰难,易设奇伏覆胜也。” 杜佑 注:“所从入阨险,归道远也,持久则粮乏。故敌可以少击吾众者,为围地也。”
《漢語大詞典》:进围(進圍)
进兵围攻。后汉书·董卓传:“其冬,徵 温 还京师, 韩遂 乃杀 边章 及 伯玉 、 文侯 ,拥兵十餘万,进围 陇西 。”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 师道 之诛,公以兵东下,进围 考城 ,克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十七年二月, 莽依图 军至,乃进围 平乐 。”
分類:围攻
《骈字类编》:金围(金围)
陆游昨非诗见玉食下
《漢語大詞典》:方围(方圍)
指正方形的四边之和。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五:“《吴书》亦云:‘方围四寸。’则知 秦 璽方寸耳。”今三国志·吴志《吴书》作“方圜四寸”。
《漢語大詞典》:空围(空圍)
空白的方框形符号。古人校书遇有缺字,用以表示阙疑。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春在堂随笔卷二:“又其文字有不可识者,姑作空围以记之。”
《漢語大詞典》:铁围山(鐵圍山)
(1).佛教语。佛教认为 南赡部洲 等四大部洲之外,有 铁围山 ,周匝如轮,故名。 前蜀 贯休 《还举人歌行卷》诗:“厚於 铁围山 上铁,薄於 双成 仙体纈。”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司马迁班固言出昆仑:“佛书説有四天下……此四天下之外,乃有 大铁围山 、 小铁围山 围焉,是谓一世界。”参阅法苑珠林卷四。
(2).地名。又称 铁城 。故城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南 玉林市 南。《元一统志·湖广·郁林州山川》:“ 铁围山 在 兴业县 南五里…… 蔡絛 以坐父 京 累,贬 白州 ,尝游息於此,作铁围山丛谈。”
《國語辭典》:围困(圍困)  拼音:wéi kùn
围住对方,使其不能逃走。《三国演义》第一一二回:「昭令兵四面围困,并力攻城。」《西游记》第五回:「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
《漢語大詞典》:金带围(金帶圍)
芍药之名贵者。也称金腰带。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花之名天下者, 洛阳 牡丹、 广陵 芍药耳。红叶而黄腰,号金带围,而无种,有时而出,则城中当有宰相。” 清 赵翼 《寿全惕庄鹾健六十》诗之一:“玉杯香浥蔷薇露,金带围开芍药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