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0,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困悴
困匮
困睡
乏困
愁困
马困
病困
困守
困倦
积困
困踣
慵困
下困
懒困
困急
《漢語大詞典》:困悴
(1).贫困愁苦。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值 洛 中仍岁乏食。正郎滞曹不迁,俸甚微,困悴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暴恭王:“然孤嫠困悴,几不聊生。”
(2).困乏憔悴。
《漢語大詞典》:困匮(困匱)
贫乏,贫困。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观困匱而不振者,吝人也。” 宋 欧阳修 《论内出手诏六条札子》:“百姓困匱,国用不足。”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方物见斥,外品流行, 中国 经济,遂以困匮。”
分類:贫乏贫困
《漢語大詞典》:困睡(睏睡)
方言。睡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条规》:“不许在途中舖户堆煷睏睡,躭阻行程。务要前后联络,不得脱徒。”
分類:方言睡觉
《國語辭典》:乏困  拼音:fá kùn
1.疲乏困倦。《歧路灯》第一回:「孝移安顿了箱笼,夜已二更,鞍马乏困,就安枕而寝。」
2.缺乏和困难。《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漢語大詞典》:愁困
(1).忧愁困苦。《后汉书·公孙述传》:“陛下以 梁州 之地,内奉万乘,外给三军,百姓愁困,不堪上命。”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虏自背诞以来,虽屡战得气,然丧私市之利,民甚愁困。”明史·赵锦传:“四方习贪墨之风,而閭阎日以愁困。”
(2).谓使他人感到忧愁困苦。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妨费日月,废弃他业,愁困后生,真未央矣。”
《骈字类编》:马困(马困)
宋 苏轼 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麓亭 马困嘶青草,僧留荐晚飧。
《漢語大詞典》:病困
(1).犹言病笃。汉书·金日磾传:“辅政岁餘,病困。大将军 光 白封 日磾 ,卧授印綬。一日薨。”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广平 刘奉林 妇病困,已买棺器,时正月也。使 輅 占曰:命在八月辛卯日日中之时。 林 谓必不然,而妇渐差。至秋发动,一如 輅 言。”
(2).为疾病所困扰。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餘年。”
《國語辭典》:困守  拼音:kùn shǒu
1.指在遭受围困情况下坚守防地。如:「由于援军尚未到来,敌众我寡,他们只好先困守营地,尽量减少伤亡。」
2.泛指艰困地守护,如:「在百业萧条,同业相残的情况下,他困守本业,维持不坠,实在不简单。」
《國語辭典》:困倦  拼音:kùn juàn
疲乏倦怠。《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昨夜在路旁困倦,睡著了,及到天明不见了郎君,故此寻来。」也作「困倦」。
《國語辭典》:困倦(睏倦)  拼音:kùn juàn
疲劳困倦。如:「熬夜会使人困倦而精神不济。」也作「困倦」。
分類:困倦疲乏
《漢語大詞典》:积困(積困)
长年的危难。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快船:“百年之积困,一朝顿苏。”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但民间匱乏已极,倘非格外加恩,无以使积困尽甦,转徙尽復。”
分類:长年危难
《漢語大詞典》:困踣
困顿潦倒。 宋 欧阳修 《送张唐民归青州序》:“故善人尤少,幸而有,则往往飢寒困踣之不暇。” 明 刘基 《渡江遣怀》诗:“况我駑蹇质,困踣畏培塿。” 清 唐甄 潜书·食难:“然而士之无田,不至于饥饿困踣者,犹赖有此就食之所也。”
分類:困顿潦倒
《漢語大詞典》:慵困
懒散困倦。 宋 欧阳修 《阮郎归》词:“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元 姚云文 《齐天乐》词:“啼鸟窗幽,昼阴人寂,慵困不如飞絮。”
分類:懒散困倦
《骈字类编》:下困
五代史赵在礼等传论五代之民其何以堪之哉上输兵赋之急下困剥敛之苛自庄宗以来方镇进献之事稍作至于晋而不可胜纪矣 李华君之牧人辨见上困下
《漢語大詞典》:懒困(懶困,嬾困)
疲倦困怠。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五:“ 黄师塔 前 江 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嬾困:犹困倦。 宋 杨万里 《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春光嬾困扶不起,吹残玉髻也慵理。” 宋 杨万里 《天丝行》:“天孙嬾困抛云机,却倩月姊看残丝。”
《漢語大詞典》:困急
困难危急。史记·留侯世家:“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 宋 苏轼 《上知府王龙图书》:“方其困急时,簞瓢之馈,愈於千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 秦 时徭役繁兴,商贾乘被征发人困急,重利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