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5,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因明正理门论
因明入正理论
因位
因坻
因陀罗
因陀罗王
因陀罗网
因陀罗微细境界门
因陀尼罗
因陀罗宗
因陀罗尼罗
因陀罗呵悉多
因陀罗跋帝
因陀啰誓多
佛类词典(续上)
因明正理门论本因明正理门论
因明入正理论
因位
因坻
因陀罗
因陀罗王
因陀罗网
因陀罗微细境界门
因陀尼罗
因陀罗宗
因陀罗尼罗
因陀罗呵悉多
因陀罗跋帝
因陀啰誓多
因明正理门论本
【佛学大辞典】
(书名)陈那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
(书名)陈那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
因明正理门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陈那著,唐义净译,一卷。与上同本。
(书名)陈那著,唐义净译,一卷。与上同本。
因明入正理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陈那之弟子,商羯罗主著,唐玄奘译,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之八门,而辩自悟悟他之两益者。本论各家之注解如下:因明入正理门论述记一卷,唐神泰述,不全。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唐交轨述,佚中下二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唐窥基撰。因明入正理论义断一卷,唐慧沼述。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唐慧沼集。因明入正理论续疏二卷,唐慧沼述,佚上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唐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三卷,唐智周撰,下卷不全。因明入正理论疏钞略记一卷。唐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论解一卷,明真界集解。因明入正理论集解一卷,明王肯堂集释。因明入正理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述,相宗八要解第一。因明入正理论直疏一卷,明明昱疏,相宗八要解第六。因明论疏瑞源记八卷,凤潭著。
(书名)陈那之弟子,商羯罗主著,唐玄奘译,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之八门,而辩自悟悟他之两益者。本论各家之注解如下:因明入正理门论述记一卷,唐神泰述,不全。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唐交轨述,佚中下二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唐窥基撰。因明入正理论义断一卷,唐慧沼述。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唐慧沼集。因明入正理论续疏二卷,唐慧沼述,佚上卷。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唐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三卷,唐智周撰,下卷不全。因明入正理论疏钞略记一卷。唐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论解一卷,明真界集解。因明入正理论集解一卷,明王肯堂集释。因明入正理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述,相宗八要解第一。因明入正理论直疏一卷,明明昱疏,相宗八要解第六。因明论疏瑞源记八卷,凤潭著。
因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修行佛因之位。自发心至成佛之间也。玄义六上曰:「果地圆极,非复因位。」
【佛学常见辞汇】
与因地同义。
(术语)修行佛因之位。自发心至成佛之间也。玄义六上曰:「果地圆极,非复因位。」
【佛学常见辞汇】
与因地同义。
因坻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可洪音义一曰:「因坻,音迟,亦言因提。此云主,谓天主帝释也。」(参见:因陀罗)
(天名)可洪音义一曰:「因坻,音迟,亦言因提。此云主,谓天主帝释也。」(参见:因陀罗)
因陀罗
【佛学大辞典】
(天名)Indra,本为雷雨之神。佛教当时之最高神,与梵天并称。译为天主者,由释提桓因Sakradevendra也。又作因坻,因提,因提梨,因达罗等。译曰天主帝。即帝释天。玄应音义三曰:「因坻,直尸切,或言因提梨,或言因陀罗。正翻名天主,以帝代之,故经中亦称天主,或称天帝释,并位之与名也。」【又】(神名)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又作因达罗,印陀噜。药师七佛本愿经念诵仪轨供养法曰:「药叉大将因陀罗,其身红色执宝棍,主领七亿药叉众,誓愿守护如来教。」
【佛学常见辞汇】
释迦提婆因陀罗的简称,华译天帝。
(天名)Indra,本为雷雨之神。佛教当时之最高神,与梵天并称。译为天主者,由释提桓因Sakradevendra也。又作因坻,因提,因提梨,因达罗等。译曰天主帝。即帝释天。玄应音义三曰:「因坻,直尸切,或言因提梨,或言因陀罗。正翻名天主,以帝代之,故经中亦称天主,或称天帝释,并位之与名也。」【又】(神名)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又作因达罗,印陀噜。药师七佛本愿经念诵仪轨供养法曰:「药叉大将因陀罗,其身红色执宝棍,主领七亿药叉众,誓愿守护如来教。」
【佛学常见辞汇】
释迦提婆因陀罗的简称,华译天帝。
因陀罗王
【佛学大辞典】
(天名)大日经疏一曰:「因陀罗王者,帝释也。」
(天名)大日经疏一曰:「因陀罗王者,帝释也。」
因陀罗网
【佛学大辞典】
(譬喻)是梵汉双举之名。单用汉语,则云帝网。即帝释天之宝网。其网之线,珠玉交络,以譬物之交络涉入重重无尽者。通路记曰:「忉利天王帝释宫殿,张网覆上,悬网饰殿。彼网皆以宝珠作之,每目悬珠,光明赫赫,照烛明朗。珠玉无量,出算数表。网珠玲玲,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珠珠皆尔,互相影现。无所隐覆,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现珠中,所现一切珠影,亦现诸珠影像形体,此是二重。各各影现,二重所现珠影之中,亦现一切。所悬珠影,乃至如是。天帝所感,宫殿网珠,如是交映,重重影现,隐映互彰,重重无尽。」
【佛学常见辞汇】
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种用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种由宝珠所结成的网,就叫做因陀罗网,也叫做帝网。
(譬喻)是梵汉双举之名。单用汉语,则云帝网。即帝释天之宝网。其网之线,珠玉交络,以譬物之交络涉入重重无尽者。通路记曰:「忉利天王帝释宫殿,张网覆上,悬网饰殿。彼网皆以宝珠作之,每目悬珠,光明赫赫,照烛明朗。珠玉无量,出算数表。网珠玲玲,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珠珠皆尔,互相影现。无所隐覆,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现珠中,所现一切珠影,亦现诸珠影像形体,此是二重。各各影现,二重所现珠影之中,亦现一切。所悬珠影,乃至如是。天帝所感,宫殿网珠,如是交映,重重影现,隐映互彰,重重无尽。」
【佛学常见辞汇】
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种用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种由宝珠所结成的网,就叫做因陀罗网,也叫做帝网。
因陀罗微细境界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玄门之一,(参见:玄门)
(术语)十玄门之一,(参见:玄门)
因陀尼罗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参见:因陀罗尼罗目多)
(杂名)(参见:因陀罗尼罗目多)
因陀罗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帝释天造声明论,能以一言含众义,谓之因陀罗宗。大日经二曰:「如因陀罗宗,诸义理成就。」同疏七曰:「因陀罗者,是天帝释之异名。帝释自作声论,能于一言具含众义,故引以为證。」
(流派)帝释天造声明论,能以一言含众义,谓之因陀罗宗。大日经二曰:「如因陀罗宗,诸义理成就。」同疏七曰:「因陀罗者,是天帝释之异名。帝释自作声论,能于一言具含众义,故引以为證。」
因陀罗尼罗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参见:因陀罗尼罗目多)
(杂名)(参见:因陀罗尼罗目多)
因陀罗呵悉多
【佛学大辞典】
(植物)又作因达罗喝悉哆,因陀罗诃塞多。香药名。金光明最胜王经七,举香药三十二味,其中第七所谓白皮者是也。或云是人参之一种。
(植物)又作因达罗喝悉哆,因陀罗诃塞多。香药名。金光明最胜王经七,举香药三十二味,其中第七所谓白皮者是也。或云是人参之一种。
因陀罗跋帝
【佛学大辞典】
(杂名)帝释天所居之城名。菩萨念佛三昧分十曰:「彼天主王所居大城,名曰因陀罗跋帝。」经注曰:「随名天主城,亦名帝幢。」
(杂名)帝释天所居之城名。菩萨念佛三昧分十曰:「彼天主王所居大城,名曰因陀罗跋帝。」经注曰:「随名天主城,亦名帝幢。」
因陀啰誓多
【佛学大辞典】
(天名)Indracet!a,译曰帝释侍者。见陀罗尼集经十二。
(天名)Indracet!a,译曰帝释侍者。见陀罗尼集经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