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7,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出恭
寒食散
绿耳梯
瓷仙
佛类词典
一大事因缘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流摄守因经
一因
二因
二宿因力
二种因果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八成立因
九句因
九因一果
《國語辭典》:出恭  拼音:chū gōng
排泄粪便。明代考试设有出恭入敬牌,士子如厕通便,须先领牌,故称通便为「出恭」。且称大便为「大恭」,小便为「小恭」。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两匹马滚在一处,我要下马出恭。」《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毓生急急的要去出恭,托悔生暂时照应店面。」
《漢語大詞典》:寒食散
古代药名。服后宜吃冷食,故名。配剂中主要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等五种矿石,因又称五石散。相传其方始于 汉 代, 魏 晋 南北朝 名士服用此散,成为一时的风气。往往有服后残废致死的。世说新语·言语“ 何平叔 云服五石散” 刘孝标 注引 秦丞相 《寒食散论》:“寒食散之方,虽出 汉 代,而用之者寡,靡有传焉。 魏 尚书 何晏 首获神效,由是大行於世,服者相寻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司马迁二大罪》:“ 晏 ( 何晏 )少而富贵,故服寒食散以济其欲,无足怪者。彼其所为,足以杀身灭族者日相继也,得死於寒食散,岂不幸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但吃药后的发冷刚刚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石散一名寒食散。”参阅《余嘉锡论学杂著·寒食散考》
《漢語大詞典》:绿耳梯
南唐 李从谦 乘马采高枝桃花,因自称其马为“緑耳梯”。 宋 陶谷 清异录·绿耳梯:“ 江 南 后主 同气 宜春王 从谦 ,常春日与妃侍游宫中后圃。妃侍覩桃花烂开,意欲折而条高。小黄门取綵梯献。时 从谦 正乘骏马击毬,乃引鞚至花底,痛採芳菲。顾谓嬪妾曰:‘吾之緑耳梯何如?’”参见“ 緑耳 ”。
《國語辭典》:绿耳(綠耳)  拼音:lù ěr
周穆王八骏之一。《列子。周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骅骝而左绿耳。」也作「騄耳」、「騄駬」。
《漢語大詞典》:瓷仙
瓷器的人物造像。向以 福建省 德化县 ( 建窑 )所制白瓷为最精,旧时多塑仙佛,因统称“瓷仙”。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白瓷:“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白瓷:“ 泉郡 瓷仙用松毛水调泥浆。”
一大事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一大事之因缘。文句四上曰:「众生有此机,感佛名因,佛乘机而应,故名为缘,是为出世本意。」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大事因缘,即为了化度众生的因缘。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
一即一实相也。其性广博,故名为大。如来出世度生之仪式,故名为事。众生具此实相而能成机感佛,故名为因。如来證此实相而能起应度生,故名为缘。一切如来出现于世,皆为开示一切众生本有实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见。舍此则非如来出世本怀,经云:如来惟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是也。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一切流摄守因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之略名。后汉安世高译。一卷。
一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个之原因也。俱舍论六曰:「一因生法,决定无有。」瑜伽论释曰:「證得一因,即成佛道。」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三乘所修之因,而證一乘之果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因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生因,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萌芽是也。二、了因,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是也。见涅槃经二十八。【又】一、能生因,第八识能生起眼等之诸识,又为一切善恶之因,如谷麦等种为发生萌芽之因是也。二、方便因,眼等之诸识能为方便,引发第八识善恶之种,如水土以发生谷麦等萌芽之方便是也。见宗镜录七十一。【又】一、习因,如习贪欲,则贪欲愈增长,新译曰同类因。二、报因,如行善恶之因,即得菩乐之报,新译曰异熟因。见四教仪集注中。【又】一、正因,众生本具之理性,正为成佛之因者。二、缘因,一切之功德善根资助智慧之了因,开发正因之性者。见涅槃经二十八。又有近因远因,见大论。牵引因生起因,见瑜伽论。
【佛学常见辞汇】
1。生因和了因。生因是能够产生果实的因种,如壳麦等种子是;了因是以智慧去透视事物的原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2。正因和缘因。正因是正主的因;缘因是助缘的因。
【佛学次第统编】
二因者,无因邪因也。
一、无因 谓无因而自有果。
二、邪因 非因计因。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生因〕,生即发生。谓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芽孽,是名生因。
〔二、了因〕,了即照了。谓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是名了因。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能生因〕,谓第八识能生起眼等诸识,又为一切善恶种子之因,譬如谷麦等种,为发生芽孽之因,是名能生因。(第八识者,即藏识也。)
〔二、方便因〕,谓眼等诸识,能为方便引发第八识善恶之种,譬如水土以为发生谷麦等芽孽之方便,是名方便因。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习因〕,习即数习之义。谓如习贪欲,则贪欲增长,是名习因。
〔二、报因〕,报即果报,谓行善恶之因,即得善恶之报,是名报因。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论问曰:诸烦恼是恶法,云何能生善业?答曰:有二种因。
〔一、近因〕,谓人为求后世富乐,故修布施等善,是为近因。
〔二、远因〕,谓人欲离欲界衰恼不净之身,故修禅定之善,是为远因。
【三藏法数】
(出大涅槃经)
〔一、正因〕,正谓中正,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名正因。(中正者,离于边邪也。双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谓荡一切相,即是真谛;假谓立一切法,即是俗谛;非空非假,即是中谛。故云三谛具足。)
〔二、缘因〕,缘即缘助,谓一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故名缘因。(了因者,了即照了,谓以智慧照了正因也。)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牵引因〕,谓由无明之惑,于先世时造作善恶一切业行,由此业行为因,则能招引现生果报,如是展转牵连不断,故名牵引因。
〔二、生起因〕,谓由无明之惑,于现世时,造作善恶一切业行,由此业行为因,则能感得后世果报,如是展转相生不绝,故名生起因。
二宿因力
【佛学大辞典】
(名数)如来为今日众生悲智双行摄化之宿因有二种。即大愿力(因位之誓愿力),昔行力(因位之万行力)也。华严经疏一曰:「一者大愿力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兜率偈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大愿力,示现自在法。诸会佛加,皆大愿力。及馀诸文,成證非一。二者昔行力故,谓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得果,方能顿演。」云云。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宿因力者,谓遮那世尊宿世愿因,为化众生,发愿修行,而成佛果。为酬宿愿,故今出世,悲智双运,行愿齐周,乃以无障解脱之智,顿阐华严一乘圆教法门,普令法界众生,深悟如来智慧。然佛宿因虽多,略开二种焉。
〔一、大愿力〕,谓佛于因中发大誓愿,度诸众生。今已成佛,乘大愿力,示现十方世界,说法度生。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亦云光明遍照。)
〔二、昔行力〕,谓佛昔于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得果,方能演说诸法,广化众生。故主山神偈云:往修胜行无有边,今获神通亦无量,法门广辟如尘数,悉使众生深悟喜。是也。
二种因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分四谛为二种之因果:一、世间因果,苦谛为果,集谛为因。二、出世间因果。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佛学常见辞汇】
从四圣谛中分出二种的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是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是以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之法相也。(参见:种子)
八成立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成立一个命题之八种因。即立宗,立因,立喻,合,结,现量,比量,圣教量也。阿毗达磨杂集论所说。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以所立之法为宗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说诸法无我,以破执我立论者,是名立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也。执我立论者,谓执五蕴之身为我,而自立论议也。)
〔二、立因〕,因,即因由,亦所依之义。立因所以破执有我者之论也,谓若于五蕴等法施设实有我者,此之五蕴,既从众缘而生,皆是生灭之法;蕴既生灭,我不成就。若离五蕴而于馀处施设有我者,我无所因,我亦无用,是知皆无有我,是名立因。
〔三、立喻〕,喻,即譬喻,以别法喻所立之法也。谓如现在相中施设实有过去相者,盖此现在相已生未灭,不应于现在未灭法中施设过去已灭之相,若离现在而于馀处施设过去相者,然过去世之相既已灭坏,不应施设有相。此言过去之相不可得,以喻诸法中求我决不可得,是名立喻。
〔四、合〕,合,即相合之义。引馀义合此正说之理也。谓如五蕴法中本无有我,而人颠倒妄执有我,既遮破已,即知无我。既知无我,则知常等亦无,是名合。
〔五、结〕,谓结前无我究竟之理决定无异,是知五蕴皆是无我,乃至无常,是名结。
〔六、现量〕,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揩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离妄分别无筹度之心,而能于境度量揩定诸法自性之相,而不错谬,是名现量。(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七、比量〕,比,即比类。谓以第六意识比类量度知有诸境,如远见烟,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八、圣教量〕,谓圣人所说现量、比量之言教,皆不相违,定可信受,是名圣教量。
九句因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因有九句之意。谓因于宗同品及宗异品,以关系之有无,而判其正不,有九种之别也:一同品有异品有,二同品有异品非有,三同品有异品有非有,四同品非有异品有,五同品非有异品非有,六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七同品有非有异品有,八同品有非有异品非有,九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因明正理门论曰:「宗法于同品,谓有非有俱。于异品各三,有非有及二。」是也。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末释之,谓「宗法云者,言为宗之法,即因是也。于同品,为宗同品。体即为同喻,言能立之因,于同品喻,成其三种: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也,于彼名为俱。此三种之因,于宗异品异法喻上,亦各有三: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也。于彼名为及二者。且同品有而为异品之三者:谓因于同品有,于异品亦有;于同品有,于异品为非有;于同品有,于异品为有非有也。如是因于同品非有,于异品亦有三:于同品有非有,于异品亦有三;故成九句」云。是即于同品为有,于异品有为有、为非有、为有非有;于同品为非有,于异品有为有、为非有、为有非有;又于同品为有非有,于异品亦有为有、为非有、为有非有;故成九句也。盖因原为成宗者,故必以于宗同品有关系,于宗异品无关系为法。今九句之中有全分关系者,名为有;不有全分关系者,名为非有;一分关系一分不关系者,名为有非有;因之一三五七九之五句,即成不定之过;四与六,成相违之过;惟二与八,得为无过之因也。
九因一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界中前九界为因,后一界为果也。
【佛学常见辞汇】
在十法界中,前九界是因,后一界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