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因果  拼音:yīn guǒ
1.原因和结果。指事情演化的前后关连。如:「知道事情的始末因果,就容易下判断了。」
2.佛教基本理论之一,谓因和果。佛教认为一切的生命形态和生活遭遇,都是过去意志行为的果,而过去意志行为则是造成果的因。因和果之间是相对的关系。《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六:「果有为离系,无为无因果。」《南史。卷五七。范云传》:「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
3.缘由。《红楼梦》第六五回:「又还有一段因果,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
《國語辭典》:因果报应(因果報應)  拼音:yīn guǒ bào yìng
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佛教谓生死轮回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因果关系。一切有意志的行为,不论善恶或中性,都必导致未来世的乐、苦或中性的生活经验和生命形态。换言之,一切众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形态都是过去意志行为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在未解脱之前,永不休止。
《國語辭典》:因果报应(因果報應)  拼音:yīn guǒ bào yìng
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佛教谓生死轮回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因果关系。一切有意志的行为,不论善恶或中性,都必导致未来世的乐、苦或中性的生活经验和生命形态。换言之,一切众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形态都是过去意志行为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在未解脱之前,永不休止。
《国语辞典》:三世因果  拼音:sān shì yīn guǒ
佛教用语。佛教解释众生为何有形象、生活环境之种种差别的学说。谓由于过去世的行为,决定现在的状况,而现在世的行为决定了未来世的处境。现在的果报,是过去因所造成,而现在所作的一切,又成为未来果报的因。如此不断的行为造作,构成众生轮回的现象。《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六:「三世因果名为处,我第自性为非处。」《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一:「三世因果,轮转不息。」
《国语辞典》:因果关系(因果关系)  拼音:yīn guǒ guān xi
事件或现象形成必有的前后关连。先发生的因导致后形成的果。两者的关连密切而恒定,相同的因必会导致相同的果。
《国语辞典》:因果律  拼音:yīn guǒ lǜ
归纳推理的基础原则之一。指事件的发生必有一定的原因,且有因必有果。就先后顺序而言,因必定先于果,并且相似的原因必产生相似的结果。此种规律,称为「因果律」。
《漢語大詞典》:互为因果
指两件事情,互相促成,循环不已。例如:老师教得十分尽力,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再攀艺术高峰;学生非常刻苦,进步之快超出教师的逆料。于是,二者互为因果。——韩振波《多余的人》
《國語辭典》:故事  拼音:gù shì
旧例、老规矩。《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表》:「然阙而不篡者,乃各有故事,而在职司也。」
《國語辭典》:故事  拼音:gù shi
1.传说中的旧事,或杜撰的事情。如:「小朋友听老师说故事。」《西游记》第一三回:「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刍洗业的故事。」
2.事故。《红楼梦》第六一回:「吃腻了膈,天天又闹起故事来了。」
《國語辭典》:流转(流轉)  拼音:liú zhuǎn
1.传布。《礼记。仲尼燕居》唐。孔颖达。正义:「以礼周旋流转,无不偏于天下。」
2.圆转流畅。《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3.转换消逝。唐。白居易 秋晚诗:「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4.流动转移。《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
《漢語大詞典》:明验(明驗)
明显的证验或应验。后汉书·袁安传:“ 安 到郡,不入府,先往案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唐 王勃 《三国论》:“以知 曹孟德 不为人下,事之明验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见此明验,岂得不信?”《花月痕》第五回:“ 藴空 接着,瞧了一瞧道:‘头一籤,上二句居士自然明白了,下二句后来自有明验,大约居士与“ 陶 家菊”另有一番因果。’”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一章:“其后 阿剌伯 人西渐,十字军东征, 欧亚 文明再交媾一度,乃成近世震天鑠地之现象,皆此公例之明验也。”
《漢語大詞典》:无余(無餘)
(1).没有剩余、残留。《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餘。”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无餘,禽兽殄夷。”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 和鸾 和 祖凤 虽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们底心识里,这种阶级底成见早已消灭无馀。”
(2).指没有余留之物。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翼》诗:“肴来不虚归,觴至反无餘。” 唐 温庭筠 《登卢氏台》诗:“臺高秋尽出,林断野无餘。”
(3).指没有多余资财。 宋 秦观 《题彭景山传神》:“﹝ 景山 ﹞年四十不幸丧明,家居无餘,而目不可治。”
(4).佛教语。谓“生死”的因果泯灭,不再受生于三界。 唐 王维 《大唐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忽谓众人,有疑皆问,我于是夜,当入无餘。”
《漢語大詞典》:受记(受記)
(1).亦作“ 受纪 ”。指接受祭享。汉书·司马迁传:“五年而当 太初 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歷始改,建於明堂,诸神受记。”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以元新改,立明堂,朝诸侯及郡守受正朔,各有山川之祀,故曰诸神受记。” 明 唐顺之 《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时寓信阳》诗:“诸神将受纪,四海共迎祥。”
(2).佛教语。称佛记弟子来生因果及将来成佛之事为记别,接受记别,叫做受记。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密意所传称十方之首,莫不佛前受记,法中出家。”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长老知是 范道 要求受记,故此昼夜啼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佛经上常説:‘受记成佛。’你能受记,就能成佛;你不受记,就不能成佛。”
《漢語大詞典》:邪见(邪見)
佛教指无视因果道理的谬论。泛指乖谬不合理的见解。大乘起信论:“所谓不杀、不盗、不婬、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綺语,远离贪嫉、欺诈、諂曲、瞋恚、邪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邪心不要乱施程,邪见直须旋改更。” 清 沈大成 《读〈通典·职官〉》:“ 末摩尼 法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誑惑黎元,宜严加禁断。”
《國語辭典》:因由  拼音:yīn yóu
1.原因。《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付吏张大年勘问因由。」《红楼梦》第四八回:「若有提起因由的,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
2.理由、借口。《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九出》:「我待去它家走一遭,又无因由。真个是眉头一点愁。」元。曾瑞《留鞋记。楔子》:「他把这脂粉作因由,……我见他趋前退后。待言语却又早紧低头。」
3.因缘。《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向庄生指出夙世因由,那庄生原是混沌初分时一个白蝴蝶。」
《漢語大詞典》:记别(記别)
亦作“ 记莂 ”。 佛教语。指佛为弟子预记死后生处及未来成佛因果、国名、佛名等事。《菩萨处胎经·诸佛行齐无差别品》:“佛復告菩萨 摩訶萨 :汝等欲见如来神力,化不思议道,法性纯熟,无男无女,善权义説,受女人身,无佛记别,魔释梵王无真实相,汝等欲知此四众者受别成佛乎?”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尔时 那罗延 菩萨语 浄威 力士:‘汝住何法得无生忍而受记别?’ 浄威 答言:‘我以生起诸凡夫法得受记别。’” 南朝 梁简文帝 《善觉寺碑铭》:“已於 恒 沙佛所,经受记莂。” 隋炀帝 《重与智者请义书》:“ 南岳禪师 ,亲所记莂,説法第一,无以仰过。” 清 汪琬 《〈洞庭诗稿〉序》:“ 鐙公 本儒家子,少读书知名,长而遯之释氏。徧参尊宿,遂受记莂,为曹洞家(宗)大师。”
《国语辞典》:四谛(四谛)  拼音:sì dì
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释迦牟尼总括一切生死涅槃的因果及应取应舍之道,提出苦、集、灭、道四谛的教法。因这四项教法是真实、无错乱,所以称为「四谛」。苦谛谓生死轮回是痛苦、不圆满;集谛谓产生痛苦的原因;灭谛谓痛苦的息灭;道谛谓息灭痛苦的方法。四谛间的关系:苦谛是结果,集谛是原因,灭谛是结果,道谛是原因,苦、集应舍弃,灭、道应取应行。《中论》卷四:「以无四谛故,见苦与断集,證灭及修道,如是事皆无。」也作「四圣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