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62,分118页显示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4  85  86  8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四洲地心
四揖
四夷咸宾
四艺
四译馆
四邑为铠
四佾
四鹦
四楹虚澈
四斿
四隅头
四羽
四夷馆
四铏
四铢钱
《分类字锦》:四洲地心
长阿含经:四洲地心即是须弥山。
分类:远外诸山
《骈字类编》:四揖
云笈七签:诵黄庭经诀,东诵经十过为一过,便还北向四揖,东向四揖,不须复启。
《分类字锦》:四夷咸宾(四夷咸宾)
刘公舆太常观四夷乐赋:于以彰四夷之咸宾,于以表五兵之载戢。
分类:杂乐
《漢語大詞典》:四艺(四藝)
旧指琴、棋、书、画四种技艺。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习技》:“以闺秀自命者,书画琴棋四艺均不可少。”
分類:技艺
《漢語大詞典》:四译馆(四譯館)
清 代所设掌管接待四方邻国贡使和翻译边疆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 清 龚自珍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原其故,由百务一諉之四译馆监督,而本司无权也。”参阅《清会典·礼部十四·会同四译馆》
《分类字锦》:四邑为铠(四邑为铠)
公羊传:三月,作丘甲。传: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丘使也。注:四井为邑,四邑为丘。甲,铠也。讥始使丘民作铠也。
分类:
《骈字类编》:四佾
诗:公庭万舞。疏正义曰。公羊传曰。诸侯四佾。则舞者为四列。使此硕人居前列上头。所以教国子诸子学舞者。令法于己也。
《分类字锦》:四鹦(四鹦)
博古图:周四鹦壶,盖旁有四鹦,势若飞动。
分类:
《分类字锦》:四楹虚澈(四楹虚澈)
曾巩 北渚亭诗 四楹虚澈地无邻。
分类:亭榭
《骈字类编》:四斿
周礼考工记: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注:营室,元武宿于东,璧连体而四星。
又旒同。宋史舆服志见二旒下。
《高级汉语词典》:四隅头
四方街口,四处
《分类字锦》:四羽
酉阳杂俎:太宗好用四羽大笴,长常箭,一肤射。
分类:矢箭
《漢語大詞典》:四夷馆(四夷館)
(1). 北魏 时在 洛阳 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 永桥 以南, 圜丘 以北, 伊 洛 之间,夹御道有四夷馆。道,东有四馆:一曰 金陵 ,二曰 燕然 ,三曰 扶桑 ,四曰 崦嵫 。”
(2). 明 永乐 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 蒙古 、 女直 、 西番 、 西天 、 回回 、 百夷 、 高昌 、 缅甸 八馆,后增 八百 、 暹罗 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骈字类编》:四铏(四铏)
仪礼聘礼:西夹六豆,设于西墉下,六簋继之,四铏继之。
《漢語大詞典》:四铢钱(四銖錢)
(1). 中国 古钱币名。亦省称“ 四銖 ”。 汉 币。史记·平準书:“至 孝文 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銖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
(2). 中国 古钱币名。亦省称“ 四銖 ”。 南朝 宋 币。宋书·文帝纪:“﹝ 元嘉 七年十月﹞戊午,立钱署,铸四銖钱。”南史·颜竣传:“ 元嘉 中铸四銖钱……及 孝武 即位,又铸 孝建 四銖。”参见“ 半两 ”。
《漢語大詞典》:半两(半兩)
古代钱币名。 秦始皇 统一 中国 后,以半两钱为全国统一的铸币。每枚重量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 汉 初所铸的钱,重量虽陆续减轻,仍称半两。史记·平準书:“至 孝文 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銖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汉书·食货志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銖。” 颜师古 注引 郑氏 曰:“其文为半两,实重四銖也。” 唐 李商隐 《为同州张评事谢辟并聘钱启》之二:“ 潜 ( 张潜 )啟,钱若干,伏蒙仁恩,赐备行李,重非半两,轻异五銖。”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今世有一样古钱,其文曰半两,无轮廓。医方中用以为药,考之史记,乃 汉文帝 时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