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四荒  拼音:sì huāng
古代称四方边远的国家。即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楚辞。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漢語大詞典》:方贡(方貢)
四方的土贡。亦指方土的贡物。周礼·夏官·怀方氏:“怀方氏,掌来远方之民,致方贡,致远物,而送逆之,达之以节。” 唐 卢纶 《送盐铁裴判官入蜀》诗:“传詔收方贡,登车著赐衣。” 宋 曾巩 《赐高丽诏》:“而尔东国之君,款诚内附,数遣使者,乘不测之川,献其方贡。”
《漢語大詞典》:游僧(遊僧)
游方僧。四方云游的和尚。 宋 陆游 《兰亭道上》诗之二:“乌笠游僧云际去,白衣醉叟道傍眠。”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有游僧至山寺中,与数人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却説这 能仁寺 原是一座败落古庙,向来有两个游僧在内栖身抄化。”参见“ 游方 ”。
游方僧人。 明 徐渭 《送啸上人之五台》诗:“ 白下 珠林最有名,忽来 燕 赵 作游僧。”《禅真逸史》第二十回:“闻人传説大儿为救游僧,被朝廷提究,一时惊死,人离家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尝见一巨公四月八日在佛寺礼懺放生,偶散步花下,遇一游僧。”
《國語辭典》:游方(遊方)  拼音:yóu fāng
云游四方。唐。于武陵 访道者不遇诗:「及户无行迹,游方应未归。」《西游记》第四四回:「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也作「游方」。
《漢語大詞典》:角角
(1).四角,四方。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
(2).犹角落。 曲波 《林海雪原》四:“ 剑波 三十六人的小分队,只占了这洞的一个小角角。”
《漢語大詞典》:象胥
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亦用以指翻译人员。周礼·秋官·象胥:“掌 蛮 、 夷 、 闽 、 貉 、 戎 、 狄 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亲之。”旧唐书·玄宗纪论:“ 象郡 、 炎州 之玩, 鸡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结辙於象胥,駢罗於典属。” 明 唐顺之 《喜峰口观三卫贡马》诗:“槃舞呈鞮革,侏言译象胥。” 清 徐果亭 《圣武功成诗》:“正朔通鱼海,舆图拓象胥。”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象胥之官,掌传王言於夷使,使之諭説和亲,入宾之岁,则协礼以传词,此文之施於通译者也。”
《漢語大詞典》:方客
(1).四方宾客。 汉 扬雄 《太玄·童》:“次六,大开帷幕,以引方客。” 司马光 集注:“如人君延纳四方之士,无有壅蔽也。”
(2).即方士。魏书·恩倖传·王叡:“ 太和 二年, 高祖 及 文明太后 率百僚与诸方客临虎圈,有逸虎登门阁道,几至御座。”按, 高祖 及 文明太后 均信方士。见魏书·术艺传。参见“ 方士 ”。
《國語辭典》:方士  拼音:fāng shì
1.研究神仙、祈禳等法术的人。《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
2.职官名。周置,主管四方都家的狱讼。
《漢語大詞典》:来方(來方)
(1).谓前来祭祀四方之神。《诗·小雅·大田》:“来方禋祀,以其騂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郑玄 笺:“ 成王 之来,则又禋祀四方之神。” 高亨 注:“来方,来祭四方之神。”
(2).来源。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为盗的,都从好酒赌钱两件上起。他喫溜了口,没处来方,见了大锭银子,又且手边方便,如何不爱?”
《漢語大詞典》:方极(方極)
四方极远的疆土。 秦 李斯 《之罘立石》:“烹灭彊暴,振救黔首,周定方极。”
《國語辭典》:风角(風角)  拼音:fēng jiǎo
1.古代占候法,以五音占风而定吉凶。《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父宗,字仲绥,学京氏易,善风角。」《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及稍长,即深明周易,仰观风角,数学通神,兼善相术。」
2.角笛声。
《漢語大詞典》:赤社
指赤色的社土。古代天子封土立社,以五色土象征四方及中央。赤色象南方,因以赤社分赐南方诸侯,使归而立社建国。史记·三王世家:“皇帝使御史大夫 汤 庙立子 胥 为 广陵王 。曰:‘於戏,小子 胥 ,受兹赤社!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南土,世为 汉 藩辅。’”后用作出任南方封疆大吏之典。 南朝 齐 王融 《赠族叔卫军》诗:“建兹赤社,俾侯 南昌 。” 元 黄镇成 《投赠郑守光远三十韵》:“赤社分南服,清都拱北辰。”
《漢語大詞典》:方表
四方之外,指极远之地。后汉书·和帝纪:“文加殊俗,武畅方表,界惟人面,无思不服。”隶释·魏横海将军吕君碑:“将遂播声于方表,扫丑虏於南域,建元功于大 魏 。”
《漢語大詞典》:四术(四術)
(1).诗、书、礼、乐四种经术。《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宋书·文帝纪》:“故詔以三德,崇以四术,用能纳诸义方,致之轨度。”通典·选举一:“诗、书、礼、乐,谓之四术。四术既修,九年大成。”
(2).治国的四种方法。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术。一曰忠爱,二曰无私,三曰用贤,四曰度量。”一说指忠爱、无私、用贤、简能。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治道·四术
(3).指四方的通道。《文选·左思〈咏史〉诗之四》:“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李善 注引广雅:“术,道也。”
《國語辭典》:傍通  拼音:páng tōng
形容通晓各种技艺。《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漢語大詞典》:方望
帝王郊祀时望祭四方群神之礼。《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天子有方望之事。” 何休 注:“方望,谓郊时所望祭四方羣神、日月星辰、风伯雨师,五岳四瀆及餘山川,凡三十六所。”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园县极方望,邑社揔地灵。” 吕向 注:“方望,谓祭四方羣神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祗展方望,幽显咸禁。”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三年:“其冬至祀天之明日,準古方望之事,因令祀地北郊,而以海岳、四瀆、山林、川泽之神,凡在圜丘壝陛旧从祭者,皆得与饗。”
《漢語大詞典》:四隩
亦作“四奥”。
(1).四方的边远地区。书·禹贡:“九州攸同,四隩既宅。”后汉书·蔡邕传:“洪源辟而四隩集,武功定而干戈戢。”南齐书·乐志:“澄明临四奥,精华延八乡。”
(2).引申为四方的邻国。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序》:“五方率职,四隩入贡。”
(3).四方边远地区的人。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乐只衎而欢飫无匱,都輦殷而四奥来暨。” 李善 注:“四隩来暨,言四方之人皆来。”周书·文帝纪上:“今圣明御运,天下清夷,百寮师师,四隩来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