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国力要素(国力要素)  拼音:guó lì yào sù
构成一国国力的政治、经济、心理与军事四大要素。
《国语辞典》:苏拉威西岛(苏拉威西岛)  拼音:sū lā wēi xī dǎo
Celebes Island
岛名。印度尼西亚大巽他群岛四大岛之一,位于澳、亚两大陆棚之间。海岸线总长五千四百七十八公里,连同附近小岛面积共二十二万七千六百五十四平方公里。岛上多山,最大最深的湖泊为托武蒂湖。居民有七大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及信仰各不相同。岛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南半岛和东北半岛的端部,种水稻、玉蜀黍、木薯、芋类、豆类,沿海种烟草,制取海盐。也称为「西里伯」。
《国语辞典》:威尼斯影展  拼音:wēi ní sī yǐng zhǎn
世界四大影展之一。每年八、九或十月于义大利威尼斯举行。所展出者以文学电影为主,每年均有百馀部作品参展。参展影片规定须为影展前一年内的作品,且未曾在原产国以外地区公演或参加其他影展者。奖项有金狮奖、银狮奖、评审委员特别奖、最佳男、女主角奖等。
《国语辞典》:澳大拉西亚(澳大拉西亚)  拼音:ào dà lā xī yà
Australasia
大洋洲四大部之一,介于赤道与南纬四十七度之间,包括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纽西兰诸岛,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地区。
《国语辞典》: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  拼音:chá hé tái hán guó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太祖成吉思汗第二子封于中亚细亚,是为「察合台汗国」。十四世纪初,并有窝阔台汗国,其势颇盛,后为帖木儿所灭。
《国语辞典》:柏林影展  拼音:bó lín yǐng zhǎn
世界四大影展之一。由柏林艺术公司与德国电影之友协会主办,至西元一九九三年已举办了四十二届,每年于二月举行,规模庞大。主要活动有国际电影竞赛展、青年影展、儿童电影展、回顾展或纪念性活动、影片展示、德国影片展、市场展、专业人员与观众的座谈会等。我国电影《鲁冰花》一片曾获得此影展的儿童片奖。
《国语辞典》:舟山岛(舟山岛)  拼音:zhōu shān dǎo
岛名。舟山群岛中的最大岛,亦是中国大陆第四大岛。位在杭州湾东南,属于浙江省舟山市,岛西属定海区,岛东归普陀区。
《国语辞典》:刘知远(刘知远)  拼音:liú zhī yuǎn
1.人名。(西元895~948)沙陀(今新疆)人,为五代汉之开国君王。初仕五代后晋,封北平王,为河东节度史。契丹南下灭后晋时,因百姓反抗,被迫北还,刘氏趁机进据开封,改国号汉,史称为「后汉」。在位一年卒,庙号高祖。
2.传奇名。元人作,作者姓名不详。为四大传奇之一。叙述刘知远从军,其妻李三娘在娘家备受兄嫂折磨,生子后,将子咬脐郎送至刘知远处抚养。十多年后,咬脐郎因打猎追兔而见母,一家团圆。也称为「白兔记」。
《国语辞典》:李尔王(李尔王)  拼音:lǐ ěr wáng
戏曲剧目。英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于西元一六○五年初演。叙述英国国王喜听甜言蜜语,而将国土分给长女与次女,却鄙视幼女无言之爱。后李尔王受到长女、次女的种种虐待,及幼女为他复仇征战而亡的遭遇,终于发疯。
《国语辞典》:窝阔台(窝阔台)  拼音:wō kuò tái
1.人名。(西元1186~1241)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元太祖卒后即位,用耶律楚材为相,承父志联宋灭金,都和林。以拔都为元帅,攻克俄罗斯,进军波兰、匈牙利,在位十三年,量时度力,华夏富庶,时称治平。死后庙号太宗。
2.元代四大汗国之一。参见「窝阔台汗国」条。
《国语辞典》:杀狗记(杀狗记)  拼音:shā gǒu jì
传奇名。明徐𤱻撰,为四大传奇之一。依据元杂剧杀狗劝夫所作,演杨氏杀狗而使孙华、孙荣兄弟和好的故事。
《国语辞典》:四川省  拼音:sì chuān shěng
省名。因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长江四大川,故名。位于长江上游,面积三十万零三千三百一十八平方公里。因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易于防守,也称为「天府之国」。简称为「川」。
《漢語大詞典》:附扁和缓(附扁和緩)
古代四大名医的并称。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 附 扁 和 缓 ,治疾之圣也。” 王明 校释:“ 附 , 俞跗 ; 扁 , 扁鹊 ; 和 , 医和 ; 缓 , 医缓 。皆古名医。”
《國語辭典》:关马郑白(關馬鄭白)  拼音:guān mǎ zhèng bái
元朝四位著名剧曲作家的合称。即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漢語大詞典》:柴汝官哥
古代四大窑名。 柴窑 出北地,世传为 后周 世宗 柴荣 所建; 汝窑 出 汝州 , 宋 时所建; 官窑 宋 政和 间京师自置; 哥窑 出 处州 。 明 高濂 遵生八笺·论官哥窑器:“论窰器必曰 柴 、 汝 、 官 、 哥 ,然 柴 则余未之见, 汝窰 余尝见之。 官窰 品格,大率与 哥窰 相同。” 清 卢文弨 《古文孝经孔氏传序》:“譬之 夏 彝 商 鼎,必非 柴 、 哥 、 官 、 汝 之所得而齐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