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7,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奚囊
囊空
囊橐
空囊
青囊
囊封
行囊
探囊
皂囊
香囊
囊括
药囊
书囊
括囊
倾囊
《漢語大詞典》:奚囊
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 宋 楼钥 《山阴道中》诗:“奚囊莫怪新篇少,应接山川不暇诗。” 元 柳贯 《夜行溪谷间梅花迎路》诗:“正为先生行役苦,故留皴玉荐奚囊。”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彩句奚囊满,牙籤鄴架盈。”
分類:诗囊
《漢語大詞典》:囊空
谓袋中无钱。 唐 杜甫 《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诗:“囊空甑倒谁救之,我今一食日还併。” 前蜀 贯休 《送僧游天台》诗:“囊空心亦空,城郭去腾腾。”
《國語辭典》:囊橐  拼音:náng tuó
1.盛物的袋子。大称囊,小称橐。或称有底面的叫囊,无底面的叫橐。《诗经。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2.行李财物。唐。白行简《李娃传》:「及旦,尽徙其囊橐,家于李之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家人俱各逃窜,囊橐尽已荡空。」
3.隐藏、包庇。《汉书。卷二三。刑法志》:「饥寒并至,穷斯滥溢,豪桀擅私,为之囊橐。」《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广川王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刘调等通行为之囊橐,吏逐捕穷窘,踪迹皆入王宫。」
《漢語大詞典》:空囊
(1).无钱的口袋。 唐 贾岛 《下第》诗:“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 唐 刘驾 《送友下第游雁门》诗:“况復挈空囊,求人悲路岐。”
(2).谓倾尽钱财。 清 周亮工 《云门赋》之三:“热泪还家酒,空囊北上书。”
分類:钱财口袋
《漢語大詞典》:青囊
(1).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布袋。 唐 刘禹锡 《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案头开縹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2).借指医术、医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四折:“披衣款步入茅堂,问寝慇懃似犹子行。这一丸神药赛青囊。”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爰负耒而横经,治青囊而业医。”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一方试病,妙詡青囊;三指杀人,怨深白刃。”
(3).古代术数家盛书和卜具之囊。借指卜筮之术。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题诗寄赠十韵》:“锦肆开诗轴,青囊结道书。” 金 元好问 《赠萧汉杰》诗:“雷轰宝剑无留迹,火借青囊为乞灵。”参见“ 青囊书 ”。
(4).古代盛官印的袋子。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也。”
(5).花名。古代外域异花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汤城淀 ﹞多异花,记其二种……一曰青囊,如中国金灯,而色类蓝可爱。”
(6).花名。合欢的别称。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晋 崔豹 古今注:“知蠲人之忿,则赠以青囊。一名合欢,则忘忿。”参见“ 合欢 ”。
《漢語大詞典》:青囊书(青囊書)
(1).晋书·郭璞传:“有 郭公 者,客居 河东 ,精於卜筮, 璞 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 璞 门人 赵载 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后因以“青囊书”指道家典籍。 唐 杨巨源 《题赵孟庄》诗:“愿事 郭先生 ,青囊书几卷。”
(2).指医书、医术。《三国演义》第七八回:“ 华佗 在狱,有一狱卒,姓 吴 ,人皆称为 吴押狱 。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 华佗 。 佗 感其恩,乃告曰:‘我今将死,恨有青囊书未传於世。感公厚意,无可为报;我修一书,公可遣人送与我家,取青囊书来赠公,以继吾术。’”
《國語辭典》:合欢(合歡)  拼音:hé huān
1.一同欢乐。《礼记。乐记》:「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
2.植物名。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二回羽状复叶,羽片五至十五对,小叶十至三十对,至晚即合。头状花序红色。荚果长八至十七公分。也称为「合昏」、「青堂」、「青裳」、「夜合」。
3.一种花纹图案。它象徵和合欢乐,凡器物以此种花纹图案为装饰者,皆以「合欢」为名。《文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4.男女交欢。《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沈洪平日原与小叚名有情,那时扯在铺上,草草合欢,也当春风一度。」
《漢語大詞典》:囊封
封事。 宋 王庭圭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诗:“囊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次月囊封言古今为天下患者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明史·文苑传一·徐一夔:“往 宋 极重史事……侍从之直前启事,中外之囊封匭奏,下至钱穀、甲兵、狱讼、造作,凡有关政体者,无不随日以録。”参见“ 封事 ”。参阅 宋 戴埴 鼠璞·封章
分類:封事
《國語辭典》:行囊  拼音:xíng náng
出外或旅行时所带的行李袋。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永州野庙记》:「行囊罄谒,不能以牲醴祭享。」《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待要归家,与带去仆人收拾停当,行囊丰满。」也称为「行箧」。
《國語辭典》:行李  拼音:xíng lǐ
1.行人、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汉。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兮欲罢弹。」
2.出门时所携带的行装。《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治装》:「行李百物求备。」《儒林外史》第五回:「捲捲行李,一溜烟走急到省城去了。」也作「行具」、「行器」。
《國語辭典》:探囊  拼音:tàn náng
1.取囊中的东西。
2.窃盗。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诗书资破冢,法制困探囊。」
3.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唐。杜牧〈郡斋独酌〉诗:「谓言大义小不义,取易卷席如探囊。」也作「探囊取物」、「囊中取物」。
《國語辭典》:探囊胠箧(探囊胠篋)  拼音:tàn náng qū qiè
探囊,伸手入袋中。胠箧,撬开小箱子。探囊胠箧比喻偷盗行为。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七:「不敢相欺,某乃江湖所谓铁算盘者也。不必探囊胠箧,而能以术取人财。」
《漢語大詞典》:皂囊
亦作“皁囊”。
(1).黑绸口袋。 汉 制,群臣上章奏,如事涉秘密,则以皂囊封之。《后汉书·蔡邕传》:“以 邕 经学深奥,故密特稽问,宜披露失得,指陈政要,勿有依违,自生疑讳。具对经术,以皁囊封上。” 李贤 注引 应劭 汉官仪:“凡章表皆启封,其言密事得皁囊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自 汉 置八仪,密奏阴阳,皁囊封板,故曰封事。” 唐 杜牧 《长安杂题》诗之四:“束带谬趋文石陛,有章曾拜皁囊封。” 明 李东阳 《送董子仁给事使琉球》诗:“归忆皂囊封事在,殿前风采尚崔巍。”
(2).指密封的奏章。 宋 梅尧臣 《大风》诗:“ 风伯 有罪五,孰肯进皂囊。”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皂囊繁出入,彤陛儼周旋。”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检课》:“官受京畿道御史,皁囊献替,白简绳纠。”
《國語辭典》:香囊  拼音:xiāng náng
装香料的小布口袋。用带子系在身上,作为装饰品,或悬挂屋内除臭。《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红楼梦》第七三回:「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极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
《國語辭典》:囊括  拼音:náng guā
包罗、席捲一切。《文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唐。陈子昂〈感遇〉诗:「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骈字类编》:药囊(药囊)
唐 卢纶 代员将军罢战后归旧里赠朔北故人 雄剑依尘橐,阴符寄药囊。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徵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 药囊堆小案,书卷塞空斋。
唐 孟郊 赠城郭道士 松枝休策云,药囊翻贮钱。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 药囊除紫蠹,丹灶拂红盐。
元 倪瓒 寄顾仲瑛 知君习静观诸妄,林下清斋理药囊。
《漢語大詞典》:书囊(書囊)
盛书籍的袋子。 唐 岑参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诗:“词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收拾琴剑背书囊。” 郑振铎 《集外诗·云与月》:“当你提了书囊出门时,我便要随了你。”
《國語辭典》:括囊  拼音:guā náng
1.1.括,打结。「括囊」指收束袋口,比喻闭口不言。《易经。坤卦。六四》:「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2.包罗。《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郑玄》:「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芜、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國語辭典》:倾囊(傾囊)  拼音:qīng náng
将袋子里的东西完全倒出来。比喻竭尽所有。《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张亦失馆,度岁艰难,商于余,即以余赀二十金倾囊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