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72,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器行
器界
髹器
物器
象器
贵器
供器
陈器
知器
资器
殊器
水器
隆器
器许
燕器
《漢語大詞典》:器行
器量学行。北史·屈遵柳崇传论:“ 柳崇 素业有资,器行仍世。盛矣乎!”
分類:器量学行
《漢語大詞典》:器界
见“ 器世间 ”。
《國語辭典》:器世间(器世間)  拼音:qì shì jiān
佛教称众生生存的环境,但不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因为从佛教而言,动物是众生,不是环境的一部分。《辩中边论。卷上》:「诸器世间说为所住。」也称为「器世界」。
《漢語大詞典》:髹器
亦作“髤器”。 漆器。涂上漆的器物。 唐 皮日休 《诮虚器》诗:“ 襄阳 作髹器,中有库露真。”新唐书·于頔传:“初, 襄阳 髤器,天下以为法。” 宋 沈□ 鬼董·杨二官人:“明日晡后,两傔以金合至,其中皆名鯖异饌佳果,及髹器金卮,信如中禁中物。” 明 马愈 《马氏日抄·犀毗》:“髹器称犀毗者,人不解其义,譌为犀皮……后世髹器倣而为之,曰白犀毗焉。”
分類:漆器器物
《漢語大詞典》:物器
器物。 汉 王充 论衡·感虚:“天之祐人,犹借人以物器矣,人不求索,则弗与也。”
分類:物器器物
《漢語大詞典》:象器
古时观测天象的仪器。 清 顾炎武 《测景台》诗:“象器先王作, 灵臺 太室 东。”
《漢語大詞典》:贵器(貴器)
贵重的器皿。喻大器或高位。论语·公冶长“曰瑚璉也” 宋 邢昺 疏:“瑚璉,黍稷之器,宗庙之器贵者也,言女是贵器也。” 宋 王安石 《封荆国公谢表》:“伏念臣苦窳贱质,卷曲散材,遭值休辰,备登贵器。” 元 李孝光 《古诗》之五:“先民重自任,贵器藉白茅。”
《漢語大詞典》:供器
祭祀用的器皿。红楼梦第五三回:“ 贾珍 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六:“晶莹的供器都用着红头绳子高高地扮起,三排加料的金锭香间隔匀称地吐着蓝烟。”
分類:祭祀器皿
《國語辭典》:陈器(陳器)  拼音:chén qì
1.乐器。《谷梁传。定公四年》:「坏宗庙,徙陈器。」
2.陈列的器物。《仪礼。既夕礼》:「圹陈器于道。」
《漢語大詞典》:知器
(1).知道具体器物的构成。易·繫辞下:“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高亨 注:“用《易经》象事,则知製器之方法。”
(2).赏识,器重。宋书·谢述传:“ 高祖 闻而嘉之,及临 豫州 ,讽中正以 述 为主簿,甚被知器。”南史·刘秀之传:“ 东海 何承天 雅相知器,以女妻之。”
《漢語大詞典》:资器(資器)
(1).资仗器械。三国志·魏志·锺会传:“印綬万数,资器山积。”
(2).资质才器。 明 宋濂 《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遐邇学徒,争奔走其门,先生随其资器,孳孳训廸,必使优柔厌飫而后已。”
《漢語大詞典》:殊器
(1).不同的器用。《庄子·秋水》:“梁丽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
(2).不同的器物。《淮南子·泰族训》:“家老异饭而食,殊器而享,子妇跣而上堂,跪而斟羹。”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夫曲用不同,亦犹殊器之音耳。”
分類:器物器用
《漢語大詞典》:水器
泛指贮水器具。墨子·备城门:“水器容四斗到六斗者百。”
《漢語大詞典》:隆器
指才局宏大的人。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隆器大名,一朝总集,顾己反躬,何以臻此。”
分類:宏大
《漢語大詞典》:器许(器許)
器重而赞许。新唐书·张延赏传:“ 延赏 虽蚤孤,而博涉经史,通吏治, 苗晋卿 尤器许,以女妻之。”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张维 ﹞幼博学好书,又最为 李太监 芳 器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 费禕祉 ﹞方宰 淄 时, 松 裁弱冠,过蒙器许。”
分類:器重赞许
《漢語大詞典》:燕器
(1).指日常生活用品。仪礼·既夕礼:“燕器,杖、笠、翣。” 郑玄 注:“燕居安体之器也。” 贾公彦 疏:“杖者所以扶身,笠者所以御暑,翣者所以招凉,而在燕居用之,故云燕居安体之器也。”礼记·王制:“大夫祭器不假,祭器未成,不造燕器。”
(2).古代行燕礼时所用的食器。 宋 董逌 广川书跋·貍首豆:“ 政和 三年,祕书考定古器以函兽为貍……诸侯之射,必先行燕礼,燕礼所用馈食之豆,荐羞之豆,恒豆水物,加豆陆产,其用则燕器也。燕器无异制,则又有貍首以为别邪?”宋史·苏颂传:“礼,大夫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若参合古今之制,依约封爵之令,为之等差,锡以土田,然后庙制可议。若犹未也,即请考案 唐 贤寝堂祠饗仪,止用燕器常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