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5,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敦槃
酒具
金器
镜子
饭甑
衣盂
重罗
燕俎
动使
异器
器备
瘿木
风乌
蚕箔
饭箩
《国语辞典》:敦槃  拼音:duì pán
古代诸侯盟会所用的器具,敦盛食,槃盛血。
《漢語大詞典》:酒具
饮酒用的器具。宋书·隐逸传·陶潜:“ 潜 尝往 庐山 , 弘 令 潜 故人 庞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要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嫁女:“已而,主人歛酒具,少一爵,冥搜不得。”
《漢語大詞典》:金器
(1).金属制成的器具。墨子·杂守:“寇近,亟收诸离乡金器,若铜铁。”《淮南子·本经训》:“土事不文,木工不斵,金器不鏤。”
(2).金质器物。 宋 周必大 玉堂杂记卷下:“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尺、笔格、糊板、水滴之属,几二百两,既书除目,随以赐之。” 茅盾 《微波》:“这里头还有 李太太 和少奶奶的金器。”《苏州杂志》1990年第4期:“ 若若 的生母死时将一批金器交给 若若 的外婆的,并千叮万嘱,不管怎样,金器要跟 若若 。”
《國語辭典》:镜子(鏡子)  拼音:jìng zi
具有光滑的平面,能照见形象的器具。古代用铜铸厚圆片磨成,现在用平面玻璃镀银或镀铝做成。《红楼梦》第一二回:「从搭连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著『风月宝鉴』四字。」也称为「镜儿」。
《漢語大詞典》:饭甑(飯甑)
以陶或竹、木制成用来蒸饭的器具。 宋 张师正 《倦游杂录》:“山民或以搆茅庐,或以为桥梁,为饭甑。”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江陵 号衣冠藪,人言琵琶多於饭甑,措大多於鯽鱼。” 潘漠华 《乡心》:“那边便满是破饭甑碎碗片和一堆堆的断砖残瓦。”
分類:木制器具
《漢語大詞典》:衣盂
衣食器具。 宋 欧阳修 《淅川县兴化寺廊记》:“﹝ 延遇 ﹞乃敛其衣盂之具所餘,示 惠聪 而叹曰:‘……今老矣,凡吾之有衣食之餘,生无乡閭宗族之賙,没不待岁时烝尝之具,盍就吾之素信者而用焉,毕,吾无恨也。’” 明 文徵明 《重修大云庵碑》:“经费浩穰,而皆取给衣盂之积。”
《漢語大詞典》:重罗(重羅)
(1).重重罗网。 唐 司空图 《喜山鹊初归》诗之一:“翠衿红觜便知机,久避重罗稳处飞。”
(2).器具名。即细罗筛。
《漢語大詞典》:燕俎
(1).宴饮。亦指宴席。燕,通“ 宴 ”。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女童队》:“凤歌谐律,方资燕俎之欢;鷺羽分庭,忽集寿山之下。”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教坊致语》:“嘉与臣工,肃陈燕俎,礼元侯於三夏,谐庶尹於九成。” 宋 苏轼 《瀛州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回程御筵口宣》:“方次边城,少休候馆。宜颁燕俎,以劳归驂。”
(2).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
《國語辭典》:动使(動使)  拼音:dòng shǐ
日常用的器具。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向晚,卖河娄头面、冠梳领抹、珍玩动使之类。」《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宋四公取出蹊跷作怪的动使,一挂挂在屋檐上,从上面打一盘,盘在屋上,从天井里一跳,跳将下去。」也称为「动事」、「动用家事」。
《國語辭典》:动事(動事)  拼音:dòng shì
1.治理国家大业。《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应时动事,是维皇帝。」
2.日常生活常用的器具。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民俗》:「或有新搬移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借动事,遗献汤茶。」也称为「动使」、「动用家事」。
《漢語大詞典》:异器(異器)
(1).不同的器具。 汉 王充 论衡·幸偶:“调饭也殊筐而居,甘酒也异器而处。”东观汉记·蔡顺传:“ 王莽 乱,人相食, 顺 取桑椹,赤黑异器。贼问所以,云黑与母,赤自食。” 宋 徐铉 《以端溪砚酬张员外水精珠》诗:“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
(2).特殊的才具。后汉书·党锢传·杜密:“﹝ 密 ﹞行春到 高密县 ,见 郑玄 为乡佐,知其异器,即召署郡职,遂遣就学。”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盖言童稚不奇,即非异器矣。”
(3).不寻常的器物。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 兴 又悉取 魏 之僭服、异器,人臣所不当为者。”
《漢語大詞典》:器备(器備)
器物,器具。左传·襄公五年:“ 季文子 卒……宰庀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於公室也。” 杜预 注:“器备,谓珍宝甲兵之物。”《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即至,再旬而王师济 汉 ,器备车徒,皆若素具。”
分類:器物器具
《漢語大詞典》:瘿木(癭木)
指楠树树根。可制器具。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六:“醉依斑藤杖,闲眠癭木牀。”说文·疒部“癭” 清 段玉裁 注:“凡楠树树根赘肬甚大,析之,中有山川花木之文,可为器械。《吴都赋》所谓楠瘤之木。 三国 张昭 作《楠瘤枕赋》。今人谓之癭木是也。”
《漢語大詞典》:风乌
古代测风向的器具。 北周 庾信 《马射赋》:“华盖平飞,风乌细转。” 唐 李群玉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诗之一:“风乌摇逕柳,水蝶恋幽花。” 宋 张先 《芳草渡》词:“千骑拥,万人随,风乌弄影画船移。”
分類:风向器具
《國語辭典》:蚕箔(蠶箔)  拼音:cán bó
养蚕的器具。多用萑苇、细竹等编成,呈圆形或长方形。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崦里〉:「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明。于谦〈采桑妇〉诗二首之一:「归来喂叶上蚕箔,谁问花开与花落。」也称为「曲薄」、「蚕薄」。
《國語辭典》:饭箩(飯籮)  拼音:fàn luó
盛饭的竹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