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摩孩罗(摩孩罗)  拼音:mó hái luó
1.用泥、木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小人偶。于七夕日乞巧用。宋。赵师侠〈鹊桥仙。明河风细〉词:「摩孩罗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也作「魔合罗」。
2.受人喜爱的人物。也作「魔合罗」。
《国语辞典》:摩合罗(摩合罗)  拼音:mó hé luó
1.阴历七月七日,用来供奉的小偶人。也作「魔合罗」。
2.比喻受人喜爱的人物。元。杨讷《西游记》第一九出:「小鬼!对恁公主说,大唐三藏国师摩合罗俊徒弟孙悟空来求见。」也作「魔合罗」。
《国语辞典》:摩喉罗(摩喉罗)  拼音:mó hóu luó
1.民间习俗于七夕日用来供养乞巧的偶人。也作「魔合罗」。
2.受人喜爱的人物。也作「魔合罗」。
《国语辞典》:欣赏力(欣赏力)  拼音:xīn shǎng lì
各人对艺术作品的喜爱或厌恶的判断能力。通常指一个人对美的事物特别欣赏的能力。
《国语辞典》:小肉儿(小肉儿)  拼音:xiǎo ròu ér
对小孩、年轻女子或喜爱之人的昵称。《金瓶梅》第二七回:「咱往亭子上那里投去来,平白在这里做甚么?你不信,使春梅小肉儿,他也不替你取酒来。」
《漢語大詞典》:嘎子
调皮鬼。长辈称小孩,含有喜爱的意味。 徐光耀 《平原烈火》:“听这名字,瞧这模样,一准是个小嘎子。”
《國語辭典》:公诸同好(公諸同好)  拼音:gōng zhū tóng hào
将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对同样爱好者公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他那位夫人,一向本来已是公诸同好,作为谋差门路的。」
《漢語大詞典》:乖孩子
受喜爱的小孩。例如:替我拿进去,像个乖孩子。
分類:喜爱小孩
《國語辭典》:好大喜功  拼音:hào dà xǐ gōng
喜欢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作风铺张浮誇、不踏实。《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明。梁辰鱼《浣纱记》第六出:「离间其左右,既侈其好大喜功之念,又发其殴贤用佞之心。」
《國語辭典》:爱富嫌贫(愛富嫌貧)  拼音:ài fù xián pín
喜爱富有的人,而嫌弃贫穷的人。指对人的好恶取舍以贫富为准。元。施惠《幽闺记》第二八出:「你道如何?爱富嫌贫,岳丈倚强凌弱。」《孤本元明杂剧。大破蚩尤。第二折》:「方信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今人爱富嫌贫。」也作「嫌贫爱富」。
《國語辭典》:嫌贫爱富(嫌貧愛富)  拼音:xián pín ài fù
厌恶贫穷的人,而喜爱富有的人。指对人的好恶取舍以贫富为准。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镜花缘》第五八回:「有嫌贫爱富的强盗,有不安本分的强盗。」也作「爱富嫌贫」。
《國語辭典》:爱不忍释(愛不忍釋)  拼音:ài bù rěn shì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文明小史》第五五回:「湘兰接在手中,做出爱不忍释的样子,说:『实实出色,只怕上海寻勿出第二只格哉!』」《孽海花》第一五回:「彩云一面赏玩,爱不忍释,一面就道:『这是那里说起!……。』」
《國語辭典》: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拼音: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喜爱一个人的时候就百般呵护希望他长寿,等到不爱他的时候就希望他死。指人陷于情绪,爱恶无定。《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
《國語辭典》:阿其所好  拼音:ē qí suǒ hào
迎合他人的喜好。《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分類:迎合喜爱
《漢語大詞典》:楚楚可爱(楚楚可愛)
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郁达夫 《沉沦》:“庭内的假山花草,布置得楚楚可爱。”
《國語辭典》:俏头(俏頭)  拼音:qiào tou
1.烹饪时加入的香菜、木耳、辣椒等配料,可增加菜肴的美味或色泽,称为「俏头」。
2.在戏曲或评书中令人喜爱的身段、道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