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21,分1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闻善
良善
善善
圣善
善应
善根
众善
兼善
善战
与善
小善
三善
赞善
善心
进善
《漢語大詞典》:闻善(聞善)
谓闻知善言善行。语本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 江 河 ,沛然莫之能御也。”《孔子家语·六本》:“闻善必躬行之,然后导之,是夫子之能劳也。” 唐 柳宗元 《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夫闻善不慕,与聋聵同。”
《國語辭典》:良善  拼音:liáng shàn
1.善良。《红楼梦》第六五回:「奶奶这样斯文良善人,那里是他的对手!」
2.指善良的人。如:「诛杀良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二》:「少林曰:『当为理寝冤,勿复害良善也。』」
《漢語大詞典》:善善
方言。轻易,随便。《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那人家善善的肯分与他便罢;若稍有些作难,他便拿了把刀要与人斫杀拼命。”《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你怎么问他要得回来?他就肯善善的还与你不成?”
《國語辭典》:圣善(聖善)  拼音:shèng shàn
至善。语出《诗经。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后借为对母亲的美称。《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体发旦之资,有圣善之教。」
《漢語大詞典》:善应(善應)
(1).善于应对。老子:“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2).犹吉兆。北史·隋滕穆王纶传:“ 纶 以 穆王 故,当 文帝 世,每不自安, 煬帝 即位,尤被猜忌, 纶 忧惧,呼术者 王琛 问之, 琛 答曰:‘王相禄不凡。滕,即腾也,此字足为善应。’”
《國語辭典》:善根  拼音:shàn gēn
佛教用语。指没有贪欲、瞋恨、愚痴的心。《维摩诘所说经。卷下》:「以诸善根,济无德者。」
《漢語大詞典》:众善(衆善)
谓各种善举。吕氏春秋·应同:“ 尧 为善而众善至, 桀 为非而众非来。”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自序》:“躬南面则援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 南朝 梁 任昉 《答陆倕知己赋》:“冠众善而貽操,综羣言而名学。”
《國語辭典》:兼善  拼音:jiān shàn
1.使他人受益。《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达人兼善,废己存爱。」
2.各方面皆擅长精通。《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
《國語辭典》:善战(善戰)  拼音:shàn zhàn
善于作战。《孙子。谋攻》:「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分類:善战作战
《分类字锦》:与善(与善)
老子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分类:与善
《漢語大詞典》:小善
(1).小的善行。易·繫辞下:“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柔 上疏曰”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柔 不究明此术非盛王之道,宜开张远义,蠲此近制;而陈法内之刑,以申一人之命,可谓心存小善,非王者之体。” 宋 吕公著 《进十事·修身》:“虽小善不可不行,虽小恶不可不去。”
(2).犹小技;小的长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今者主上兴於姦,饰於邪臣,好小善,听谗贼,擅变更律令。” 唐 韩愈 《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録,名一艺者无不庸。”宋史·吴璘传:“以小善进之,则侥倖者获志,而边人宿将之心怠矣。”
《漢語大詞典》:三善
(1).指臣事君,子事父,幼事长的三种道德规范。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文选·沈约〈齐故安隆昭王碑文〉:“协隆三善,仰敷四德。” 张铣 注:“三善,谓事君、事父、事长也。”《隋书·史祥传》:“仰惟体元良之德,焕重离之暉,三善克修,万邦以正。”
(2).三样好处。明史·刘应节传:“ 通 仓无腐粟, 京 军沾实惠, 密云 免僉商,一举而三善备矣。”
《國語辭典》:赞善(贊善)  拼音:zàn shàn
职官名。始置于唐,设左右赞善大夫,为东宫的属官,掌侍从翊赞事。元、明、清因之。
《國語辭典》:善心  拼音:shàn xīn
善良慈悲的心。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读释氏经,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分類:善心善良
《漢語大詞典》:进善(進善)
(1).进呈善言。晏子春秋·问上十七:“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 张纯一 校注:“奬进善言敢直諫者。” 唐 柳宗元 《贺赦表》:“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至于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諫之鼓……审其诅祝,察其谤议,于以明目达聪,而元首良焉,股肱康焉。”
(2).进举贤善之人。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多贤乃能进善,进善乃能退恶。”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仪决水以进善,钧絶絃以黜恶。” 唐 张鷟 龙筋凤髓判:“求贤为国,进善无私。”
分類:进呈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