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开架(開架)  拼音:kāi jià
图书馆库藏书对读者公开,读者可以直接进入书库自由选取的借阅方式。
《漢語大詞典》:有形进出口
“无形进出口”的对称。指商品的进出口。因商品是有形实物,故称。
《國語辭典》:中间商(中間商)  拼音:zhōng jiān shāng
在行销通路中,扮演制造商和消费者桥梁的个人或单位,包括代理人、经纪人、批发商和零售商等。各种中间商协助制造商将产品或服务送至其顾客便利交易之地点与时间。同时,因其较接近消费者,故可适时反应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回馈给厂商。
《國語辭典》:有价證券(有價證券)  拼音:yǒu jià zhèng quàn
表示对物品或资本等有价物具有一定权利的凭證。如公债、股票、国库券、提货单等。
《國語辭典》:专匮(專櫃)  拼音:zhuān guì
负责专一事物的匮台。如:「若欲参与此活动有一定之程序,请径洽本公司之报名专匮」。
《國語辭典》:證券  拼音:zhèng quàn
代表金钱与物品的书面文件,如股票、公债票等。
《國語辭典》:招标(招標)  拼音:zhāo biāo
兴建工程或从事大宗商品买卖时,徵求包办厂商投标的一种措施。须先订立标准和条件,并得预定底价,经开标后,由资格最为符合或出价最低且不高于底价之厂商承办。
《漢語大詞典》:展销(展銷)
集中展出并销售某类商品。
《國語辭典》:脱销(脫銷)  拼音:tuō xiāo
大陆地区指商品卖完,一时不能继续供应。
《漢語大詞典》:五洋杂货(五洋雜貨)
旧称外国来的一些日用商品,如洋油、洋火、洋碱、洋蜡之类。亦泛指各种日用的零星货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五洋杂货的利润虽然不错,比起西药来,利润还是薄的。”
《國語辭典》:物物交换(物物交換)  拼音:wù wù jiāo huàn
不用货币为交易媒介,以此物交换他物的简单交易。
《國語辭典》:套购(套購)  拼音:tào gòu
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诈购物品,套取不法利益。如:「旧时常有一些不法人士利用农民当人头套购国家计画分配的肥料,以谋取暴利。」
《國語辭典》:套利  拼音:tào lì
1.套取利益。如:「善于权谋的人,常会利用各方的冲突与猜疑,而从中套利。」
2.利用汇率与利息的差价,买卖外汇以赚取利润。一般可区分为汇率套利与利息套利两种。
《國語辭典》:特惠关税(特惠關稅)  拼音:tè huì guān shuì
一国对另一国的全部或部分商品在进口税方面所订定的特别优惠关税。
《國語辭典》:特级(特級)  拼音:tè jí
特别好的等级。如:「特级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