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眼中流血,心里成灰(眼中流血,心裏成灰)
《烟花录》载:某商人与一少女相恋,未能结良缘,女思念成疾而亡。其父焚女尸后,见心脏处有物如铁,试磨之,于物中见商人与女相对之影。后商人睹此物,泪下成血,滴落物上,立化为灰。后因以“眼中流血,心里成灰”形容极端痛苦和悲哀。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里成灰。”
《漢語大詞典》:盐典(鹽典)
专营官盐的商人。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他又是乡绅,又是盐典,又同府县官相与极好,所以无所不为。”
《漢語大詞典》:赝贾(贋賈)
亦作“贗贾”。 卖假货的商人。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贗贾乱廛,窳农败田。”贗,一本作“ 贋 ”。
分類:商人
《漢語大詞典》:押标金(押標金)
营造商人于投标前所纳的保证金。
《國語辭典》:小往大来(小往大來)  拼音:xiǎo wǎng dà lái
1.本指阴暗处渐渐消失,而光明面渐渐增大。比喻人事的消长、变化。《易经。泰卦。彖传》:「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战国。楚。宋玉 小言赋:「且一阴一阳,道之所贵,小往大来,剥复之类也。」
2.以少数的资本,求取大的利益。《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后来他自己也急了,便去同朋友们商量。就有同他知己的,劝他走门路,送钱给制台用,将本求利,小往大来,那是再要灵验没有!」
《国语辞典》:牛饩退敌(牛饩退敌)  拼音:niú xì tuì dí
饩,活的牲口。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到周王城买卖,途中碰到正前往攻打郑国的秦兵。他机智地以牛犒劳秦军,称说郑君已知秦兵将路过郑国,所以遣人来此。同时迅速差人传报回国,加强防备。秦军以为郑国早有防范,只能灭了邻近的滑国,领军回去。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弦高以牛饩退敌,墨翟以萦带全城。」
《国语辞典》:垄断独登(垄断独登)  拼音:lǒng duàn dú dēng
商人登高而望,以找寻最大利益。语本《孟子。公孙丑下》:「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比喻独占利益。《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垄断独登,讥专利之人。」
《国语辞典》:市不豫价(市不豫价)  拼音:shì bù yù jià
商人不哄抬售价以欺骗顾客。「价」文献异文作「贾」。《史记。卷一一九。循吏传。子产传》:「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
《国语辞典》:什一之利  拼音:shí yī zhī lì
以十搏一的利润。泛指商人所得的利润。《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恽幸有馀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季子不治耕穫,力工商,求什一之利。」
分类:利润商人
《国语辞典》:贾儒商秀(贾儒商秀)  拼音:gǔ rú shāng xiù
具有书生身分的商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九出:「何物充栋汗车牛,混了书香铜臭。贾儒商秀,怕遇著秦皇大搜。」
《国语辞典》:贾人渡河(贾人渡河)  拼音:gǔ rén dù hé
商人过河时翻船,渔人救之,商人许诺给予百金,结果商人事后反悔。后来,商人再次翻船,渔人以其言而不信,遂不救。见明。刘基《郁离子。灵丘丈人》。后比喻言而无信。
《国语辞典》:袖里来,袖里去(袖里来,袖里去)  拼音:xiù lǐ lái,xiù lǐ qù
旧时商人买卖物品,常不明言价格,而与顾客袖中握手指做记号,以保持秘密。指以秘密的方式进行某事。《石点头。卷六。乞丐妇重配鸾俦》:「这聘礼也不过邓元龙三人袖里来袖里去,所以外人并不知得。」
《国语辞典》:良贾深藏若虚(良贾深藏若虚)  拼音:liáng gǔ shēn cáng ruò xū
善于做生意的商人不轻易露出财物。比喻有才德者不炫才扬己。《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国语辞典》:承销商(承销商)  拼音:chéng xiāo shāng
接受委托经销货物的商人。
《国语辞典》:承包商  拼音:chéng bāo shāng
专门承揽包办各种生意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