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唯 → 惟唯”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唯识(唯識)  拼音:wéi shì
1.梵语vijñapti-mātratā的意译。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谓一切外境只是心识所变现的,没有客观的对象和外境,只有心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覆思独善伤大士行,唯识所变,何非净方。」
2.书名。佛教典籍。唯识宗的典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自念教检未窥,难辨真伪,即往东魏,听览唯识。」
《国语辞典》:唯识论(唯识论)  拼音:wéi shì lùn
佛教典籍,一卷。世亲著。主张没有客观的外境和对象,一切的现象只是心识的变现之唯识思想。在汉译本有三种,唯识论是后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本之名。此外尚有南朝陈真谛所译大乘唯识论以及唐玄奘所译唯识二十论。
《国语辞典》:万法唯识(万法唯识)  拼音:wàn fǎ wéi shì
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谓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转化变现。所以现象是虚幻,只有心识是真实有。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梦、幻、空花,何劳把捉。」
《国语辞典》:成唯识论(成唯识论)  拼音:chéng wéi shì lùn
佛教典籍。十卷。唐玄奘译。为一部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著作,属于集注性质的论书。玄奘依弟子窥基建议,取印度十大唯识论师之注释,以护法的观点为主糅译而成,主要在阐述印度佛教有相唯识系的哲学理论。为中国唯识宗所依据的要籍。重要的注释有:《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四卷、《成唯识论演秘》十四卷、《成唯识论了义灯》十三卷等。
《国语辞典》:唯识宗(唯识宗)  拼音:wéi shì zōng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宗以弥勒、无著、世亲之学为宗。主张一切现象都是心识所转化变现。只有心识是真实存在,现象是幻有。创立八识说,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为轮回的主体。此派经由真谛、玄奘传入中国。也称为「法相宗」、「瑜伽行派」、「瑜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