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绕殿雷(繞殿雷)
(1). 宋 代大朝会时,廷下禁卫高声山呼,响声如雷,称为“绕殿雷”。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宰执百僚听召宣,领班蹈舞,皆称寿再拜,声传折槛边。禁卫人高声嵩呼,声甚震,名谓‘绕殿雷’。”
(2).科举时代,进士录取后,皇帝召见,按甲第唱名传呼,称“臚传”,亦称“ 绕殿雷 ”。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登第·卫士传名:“进士在 集英殿 唱第日,皇帝临轩,宰臣进一甲三名卷子,读于御案前。读毕,宰臣拆视姓名,则曰某人,由是阁门承之,以传於阶下,卫士凡六七人,皆齐声传其名而呼之,谓之‘臚传’,亦谓之‘绕殿雷’。”
(3).琵琶的别名。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 冯道 之子能弹琵琶,以皮为絃。 世宗 令弹,深善之,因号琵琶为‘绕殿雷’。”
《國語辭典》:响箭(響箭)  拼音:xiǎng jiàn
射出时会发出声音的箭。参见「嚆矢」条。《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响箭过处,就有无数骑马的从林子里奔出来。」。
《漢語大詞典》:铜音(銅音)
铜器的响声。形容洪亮的声音。 梁斌 《红旗谱》二九:“﹝ 朱老忠 ﹞说起话来,语音很响亮,带着铜音。”
《漢語大詞典》:咂咂
(1).象声词。指嘴在吮吸时发出的响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蛇来先闻臭气,便於鼻中入,盘其头中……闻其脑间食声咂咂,数日而出去。”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琴书》:“ 琴书 自梦中惊跃, 章 即抱持之。接以唇,咂咂有声。”
(2).谓使嘴发出响声。 张天翼 《春风》:“有几张脸上蒙着一副特别的神情--巴望着发生一点什么事,有一个还很响地咂咂嘴。”
(3).指妇女的乳房。白雪遗音·马头调·偷情:“冰冷的手儿,将奴的咂咂摸。”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娘们也跟着起来,用一条麻袋,裹住她的胸前一对大咂咂。”
《漢語大詞典》:击鞭(擊鞭)
挥动静鞭,发出响声,使人肃静。静鞭,皇帝的仪仗之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驾近,则列横门,十餘人击鞭,驾后有曲柄小红绣伞,亦殿侍执之於马上。”
《國語辭典》:打雷  拼音:dǎ léi
闪电之后,紧接而来的轰隆雷声。如:「她最怕听到打雷的声音。」
《漢語大詞典》:钧声(鈞聲)
同时发出响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若多鼓钧声,以夜军之, 楚 师必遁。” 杜预 注:“钧同其声。”
《漢語大詞典》:响鼻(響鼻)
骡马等动物鼻子里发出响声叫打响鼻儿。《诗刊》1977年第12期:“花丛中,骏马在吃着草,打着响鼻。”
《國語辭典》:骲箭  拼音:bó jiàn
用骨制成箭头的箭。因将骨镂穴,所以射出时可发出响声,作为信号箭。参见「嚆矢」条。《资治通鉴。卷一三四。宋纪十六。宋顺帝升明元年》:「左右王天恩曰:『领军腹大,是佳射堋,一箭便死,后无复射,不如以骲箭射之。』帝乃更以骲箭射,正中其齐。」
《漢語大詞典》:钝响(鈍響)
沉重的响声。 鲁迅 《彷徨·祝福》:“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
分類:沉重响声
《漢語大詞典》:鸽哨(鴿哨)
(1).装在鸽子尾部的一种特制哨子。鸽子飞行时能发出响声。 任光椿 《辛亥风云录》第四六章:“这时,天空中便响起了一片嗡嗡的鸽哨声。”
(2).指鸽哨发出的声音。《小说选刊》1985年第4期:“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
《漢語大詞典》:鸣放(鳴放)
(1).发出枪弹、炮弹。因发弹时伴有很大的响声,故称。如:他抽出手枪,对天鸣放,以示警告。
(2).指人民群众对问题公开发表意见。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农村中也要先让农民‘鸣放’,即提意见,发议论。” 柳青 《狠透铁》:“散会的时候,他对 高书记 说,看起来似乎‘鸣放’完了。”
《漢語大詞典》:雷鍧
雷鸣轰隆声;如雷的响声。 明 宋濂 《平江汉颂》序:“矢锋雨集,炮声雷鍧。波涛起立,飞火照耀。”
《漢語大詞典》:軯磕
1.形容巨大的响声。指雷声。
2.形容巨大的响声。指钟鼓声。
《漢語大詞典》:吱吱声
烹饪时发出的咝咝响声。例如:在楼下,我能够听到油煎腌猪肉时发出的吱吱声。
微弱而尖细的叫声(如小鸟或小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