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道性
(1).道德品性。《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江夏王 道性渊深,睿鉴通远,树声列藩,宣风鉉德。”
(2).出家修道之情志。 唐 白居易 《留别吴七正字》诗:“唯是尘心殊道性,秋蓬常转水长闲。” 唐 元稹 《梦游春》诗:“浮生转经歷,道性尤坚固。” 宋 徐铉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寄赠文懿大师》之二:“诗情道性知无梦,频见残灯照曙牕。”
《國語辭典》:孤峭  拼音:gū qiào
性情不随流俗。《隋书。卷七八。艺术传。萧吉传》:「吉性孤峭,不与公卿相沉浮,又与杨素不协,由是摈落于世,郁郁不得志。」
《國語辭典》:骨节(骨節)  拼音:gǔ jié
骨骼的关节部分。
《國語辭典》:血性  拼音:xiě xìng
刚强好义的个性。如:「这种欺凌弱小的行为,任何有血性的人看了都不会置之不理。」
《漢語大詞典》:方整
(1).形容人品性方正,举止端庄。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评:“ 蒋琬 方整有威重。”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其体望高亮,风格方整,接见之者皆肃然。”新唐书·韦陟传:“﹝ 韦陟 ﹞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
(2).指形式方正整齐。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园篱:“凡作园篱法,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南一石,廉隅方整,为 毛 女拜斗石。” 王统照 《号声》:“西边一带树了灰绿颜色栅门的住家房舍,什么式的都有,方整的,玲珑的。”
《国语辞典》:冰雪心  拼音:bīng xuě xīn
传统比喻妇女如冰雪般坚贞皎洁的品性。《幼学琼林。卷二。女子类》:「兰蕙质,柳絮才,皆女人之美誉;冰雪心,柏舟操,悉孀妇之清声。」
《國語辭典》:邪曲  拼音:xié qū
不正。《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漢語大詞典》:材品
资质品性。 宋 叶适 《兵部尚书徽猷阁学士赵公墓志铭》:“材品素分,物论先具;岂如 王尊 ,歘毁忽誉!”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客遂泛问 张公 世系材品,翁歷歷陈叙。”
分類:资质品性
《漢語大詞典》:柔立
谓以温和的品性立身处世。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宽栗而柔立,土之德也。” 唐 李翱 《左仆射傅公神道碑》:“夫人 南阳 张氏 ,柔立善断。”
《漢語大詞典》:骄行(驕行)
(1).骄纵的品性行为。晏子春秋·问上七:“上无骄行,下无諂德。” 汉 刘向 说苑·正谏:“民多讳言,君有骄行。”
(2).以雄健姿态行进。 唐 李白 《陌上赠美人》诗:“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
《國語辭典》:劣性  拼音:liè xìng
恶劣的本性。《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谁想他倚了功高权重,早把顾先生的话也看成一片空谈,任著他那矫性劣性,便渐渐的放纵起来。」《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其实这番举动,还是倚赖人的劣性,要算毕生之玷了。」
分類:恶劣品性
《漢語大詞典》:祖性
祖先传留的品性。 唐 吕岩 《敲爻歌》:“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三》:“ 北京 议员 王讷 提议推行新武术,以‘强国强种’;中华武士会便率领了一班天罡拳、阴截腿之流,大分冤单,说他‘抑制暴弃祖性相传之国粹’。”
《漢語大詞典》:温直
态度温和,品性正直。语本书·皋陶谟:“扰而毅,直而温。” 孔 传:“行正直而气温和。”文选·马融〈长笛赋〉:“温直扰毅, 孔 孟 之方也。” 李善 注:“言正直而有温和也。” 明 方孝孺 《送嘉祥知县叶孔昭朝觐还任序》:“ 郑君 端方温直而长於。”
《國語辭典》:品质(品質)  拼音:pǐn zhí
物品的质地。如:「商品品质的好坏关系产销市场的开拓。」
《國語辭典》:标号(標號)  拼音:biāo hào
标示产品规格、性能的数字或符号。如水泥因抗压程度不同,故有二○○号、三○○号、四○○号等各种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