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八正
(1).八方的和风。《淮南子·墬形训》:“凡八紘之气,是出寒暑,是合八正,必以风雨。” 高诱 注:“八正,八风之正也。”史记·律书:“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孰万物也。” 司马贞 索隐:“八谓八节之气,以应八方之风。”
(2).即八正道。佛家语。《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凭五衍之軾,拯溺逝川;开八正之门,大庇交丧。” 李善 注:“《大品经》説八正曰:‘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投心八正,归诚一乘。”
《漢語大詞典》:诗体(詩體)
诗的样式和风格。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序》:“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觴也。” 宋 杨万里 《诚斋诗话》:“又:‘相随遥遥访 赤城 ,三十六曲水回縈。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此 李太白 诗体也。”元史·余阙传:“诗体尚 江 左,高视 鲍 谢 , 徐 庾 以下不论也。” 朱东润 《杜甫叙论》第十章:“从诗体的各方面看,今体乐府、五言长律、七绝语体、七律拗体、七言拗体长律、七律组诗、五言长篇叙事诗, 杜甫 在哪方面没有创造,在哪方面没有独特的成就?”
《國語辭典》:骨干(骨幹)  拼音:gǔ gàn
1.联合许多骨头而成,为保持形体的支架。
2.支持物体内部的干条。
3.比喻机关团体的重要工作人员。
《漢語大詞典》:凤采(鳳采)
亦作“ 凤綵 ”。亦作“ 凤彩 ”。
(1).指凤凰形的文采。 南朝 梁 沈约 《谢齐竟陵王永明乐歌启》:“凤綵鸞章,霞鲜锦縟。” 唐 王勃 《九成宫颂》:“龙章凤彩,舄奕於郊墟;黄鉉紫玉,磊珂於坰囿。”
(2).比喻文辞美妙,如凤凰之彩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王 袁 联宗以龙章, 颜 谢 重叶以凤采。”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鷺涛开碧海,凤彩缀词林。”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马媿龙媒,诗称凤采。就捐匹练,代报双珠。”
(3).比喻才华和风采。水经注·庐江水引 晋 张僧鉴 《寻阳记》:“其山川明浄,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遯之士,继响窟巖,龙潜凤采之贤,往者忘归焉。”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龙姿凤采,焕若丽天。”
《漢語大詞典》:徽风(徽風)
(1).美好的风范。 南朝 宋 谢庄 《孝皇帝歌》:“德敷金石,道被管絃。有命既集,徽风永宣。”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徽风遐被,盛业日新。”
(2).好风,和风。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白鸠颂〉表》:“徽风协律,甘液洒津。”
《漢語大詞典》:律风(律風)
汉书·律历志上:“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正。”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律得风气而成声,风和乃律调也。”后因以“律风”指和风。《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祀圆丘乐章》:“烂云普洽,律风无外。”
分類:和风
《漢語大詞典》:棋路
谓下棋的套路和风格。 明 袁宏道 《卫叔卿博台》诗:“云中转转试钩梯,棋路分明似芥畦。”
《漢語大詞典》:熟风(熟風)
暖风,和风。 宋 叶适 《再过吴江赠僧了洪》诗:“熟风无失舟,小艇来茫茫。”
分類:暖风和风
《漢語大詞典》:霞姿月韵(霞姿月韻)
比喻俊美清雅的仪态和风度。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张惠连 霞姿月韵,春梦楼高。”
《国语辞典》:满袖春风(满袖春风)  拼音:mǎn xiù chūn fēng
衣袖飘曳,盈满和风。形容十分得意。元。张可久〈水仙子。翰林风月〉曲:「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
《国语辞典》:时雨春风(时雨春风)  拼音:shí yǔ chūn fēng
及时的雨和春天温暖的和风,能滋润万物的生长。后用以比喻老师的教化。如:「时雨春风,百年树人。」
《国语辞典》:朗月清风(朗月清风)  拼音:lǎng yuè qīng fēng
明亮的月色,清爽的和风。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琳琅触目,朗月清风。」宋。李清照〈多丽。小楼寒〉词:「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国语辞典》:化雨春风(化雨春风)  拼音:huà yǔ chūn fēng
适合草木生长的雨水及和风。比喻和蔼平易的教育。参见「春风化雨」条。如:「我们在师长的化雨春风中,愉快的度过四年大学生活。」
《国语辞典》:奄老  拼音:yān lǎo
腹部、肚子。元。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风套。耍孩儿七煞〉:「一个个青布裙紧紧的兜著奄老,皂纱片深深的裹著额楼。」也作「庵老」。
《国语辞典》:独树一格(独树一格)  拼音:dú shù yī gé
比喻自成一家,拥有独自的品味和风格。如:「他的画风独树一格,在当今画坛有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