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和诜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濮州鄄城人,字子美。和斌子。以荫补官,为河北副将。累官威州刺史、知雄州。上制胜强远弓式,能破坚于三百步外,边人号为凤凰弓。童贯攻燕,诜预取燕之谋,从种师道进军。见势不利,复以为不宜出师。败归,贬濠州团练副使,筠州安置。平燕后以其曾议不战,独未赦。后复官正奉大夫、宣州观察使。
全宋文·卷二九一二
和诜(?——一一二四),字子美,鄄城(今山东鄄城)人,斌子。以荫为河北副将,累官至右武大夫、威州刺史、知雄州。宣和中历河北路沿边安抚使、相州观察使,以童贯劾,贬濠州团练副使、筠州安置。六年复官正侍大夫、宣州观察使,卒。见《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二六,《东都事略》卷一○五,《宋史》卷三五○有传。
《漢語大詞典》:和凤(和鳳)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杜预 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鏘鏘然,犹 敬仲 夫妻相随适 齐 ,有声誉。”后以“和凤”为后妃伴随君主之典实。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芝庭揖训,远清和凤之仪;兰珮承风,竞峻当熊之节。”
《國語辭典》:麟凤(麟鳳)  拼音:lín fèng
麟、凤为传说中的祥兽。后用以比喻贤圣或才识出众的人。汉。武帝 贤良诏:「星辰不孛,日月不蚀;山陵不崩,川谷不塞。麟凤在郊薮,河洛出图书。」《元史。卷一八九。儒学列传一。同恕列传》:「自京还,家居十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
《漢語大詞典》:星凤(星鳳)
景星和凤凰。喻罕见珍奇或珍奇之物。 元 蒲道源 《偶记少时小年能缀文》诗:“稚齿为星凤,清姿秀玉冰。” 明 杨慎 《祭岳母黄太夫人文》:“家声为环海之星凤,物望世中朝之人龙。” 清 姚际恒 《好古堂家藏书画记》卷上:“ 唐 人画在今日,希如星凤,允称鸿宝。”
《漢語大詞典》:龙鸟(龍鳥)
龙和凤鸟。比喻贤才。 明 吴昜 《少保戚公继光》诗:“龙鸟追 武侯 ,衡轴通 轩皇 。”
《漢語大詞典》:龟凤(龜鳳)
龟和凤。比喻贤人。后汉书·蔡邕传:“龟凤山翳,雾露不除,踊跃草莱,祗见其愚。” 李贤 注:“龟凤喻贤人,雾露喻昬闇也。”
分類:和凤贤人
《國語辭典》:攀龙附凤(攀龍附鳳)  拼音:pān lóng fù fèng
1.依附英主以建立功业。《汉书。卷一○○。叙传下》:「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三国演义》第七三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也作「攀鳞附翼」、「攀龙附骥」、「攀龙托凤」、「攀龙趋凤」、「附凤攀龙」。
2.趋附权贵,以求进升。如:「当时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大都是攀龙附凤之徒。」也作「攀鳞附翼」、「攀龙附骥」、「攀龙托凤」、「攀龙趋凤」、「附凤攀龙」。
《漢語大詞典》:景星凤皇(景星鳳皇)
亦作“ 景星凤凰 ”。 传说太平之世才能见到景星和凤凰。后因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覩之为快。” 宋 苏轼 《梦作司马相如求画赞》:“景星凤凰,以见为宠。”宣和书谱·隶书叙论:“学者仰之,如景星凤凰,争先见之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