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6,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躯命
符命
命相
九命
毕命
寄命
密命
祗命
应命
相命
命大
遗命
宣命
同命
本命
《國語辭典》:躯命(軀命)  拼音:qū mìng
生命、性命。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但躯命得存留,便是老天来保祐。」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俺等躯命皆在太师掌握,岂敢有此?」
分類:生命
《國語辭典》:符命  拼音:fú mìng
1.古代帝王受天命的象徵。古人认为天降祥瑞于国君,使其有凭證治理国家。《魏书。卷一八。太武五王传。临淮王谭传》:「光武又无世及之德,皆身受符命,不由父祖。」
2.文体名。叙述天降祥瑞,歌颂君主。《文选》据司马相如的〈封禅文〉、扬雄的〈剧秦美新〉、班固的〈典引〉等相继撰文,遂别立符命一类为文体。
《國語辭典》:命相  拼音:mìng xiàng
1.命令三公辅政行事。《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2.任命宰相。《宋史。卷三五八。李纲传上》:「李纲为金人所恶,虽已命相,宜及其未至罢之。」
《國語辭典》:九命  拼音:jiǔ mìng
1.周代官秩的等级。由九命以至一命,如上公九命为伯、侯伯七命、子男五命;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公之孤四命,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等。命谓加爵服,而其宫室车旗礼仪等,皆依其命数而各有不同。
2.北周官秩的等级。宇文泰为魏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每命又分为二级。见《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3.比喻生命强韧,好像有很多条命,可死而复生。如:「九命怪猫」。
《國語辭典》:毕命(畢命)  拼音:bì mìng
1.尽力效命。三国魏。曹植 求自试表:「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
2.结束生命,多指横死。三国魏。曹植〈七启〉八首之六:「故田光伏剑于北燕,公叔毕命于西秦。」
3.书经篇名。《书经。毕命。序》:「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國語辭典》:寄命  拼音:jì mìng
1.以重任相委托。《抱朴子。外篇。行品》:「劳谦冲退,救危全信,寄命不疑,托孤可保。」
2.寄托生命。《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流离大海之南,寄命嶂疠之地。」
3.生命如寄。比喻短暂的生命。《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寄命终尽,穷体反真,故尸藏于地。」
《漢語大詞典》:密命
秘密的敕命。《晋书·闵王承传》:“仰豫密命,作镇南夏,亲奉中詔,成规在心。”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 崔羣 ,体道履仁,外和内敏,清而容物,善不近名。从容礼乐之间,特达珪璋之表。比参密命,弘益既多;及贰仪曹,升擢惟允。”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二:“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所以独承密命故也。”
分類:秘密敕命
《漢語大詞典》:祗命
犹奉命。 唐 韩愈 《早赴街西行香赠卢李二中舍人》诗:“天街东西异,祗命遂成游。” 明 何景明 《皇告》诗序:“皇帝告万国,朕祗命上帝,乃御至极,其与民更始,改元曰 正德 。”
分類:奉命
《國語辭典》:应命(應命)  拼音:yìng mìng
接受命令。《南史。卷六九。虞荔传》:「及文帝平彪,武帝及文帝并书招之,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三国演义》第四回:「卓命徵之,邕不赴。卓怒,使人谓邕曰:『如不来,当灭汝族。』邕惧,只得应命而至。」
《國語辭典》:相命  拼音:xiàng mìng
算命,占卜命运。如:「寺庙门口常有许多相命的摊子。」
《国语辞典》:命大  拼音:mìng dà
运气真好。通常用于度过危险之后。如:「遇到空难而能倖存的那几个人,真是命大。」
《國語辭典》:遗命(遺命)  拼音:yí mìng
人死前所遗留下来的遗言或命令。《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师卒后,其徒如其遗命,扛舁棺木出所分葬地,果然地自发坼。」《三国演义》第三二回:「吾受父亲遗命,立我为主,加兄为车骑将军。」
分類:遗命遗嘱
《漢語大詞典》:宣命
(1).传达皇帝的诏命。晋书·何曾传:“故建官受任,则置副佐;陈师命将,则立监贰;宣命遣使,则设介副。” 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宣命前程急,惟良待士宽。”
(2).皇帝的诏命。《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使君蒙詔,一似大杵中心,不感(敢)为(违)他宣命,当时朝现(见),直诣閤门。”《前汉书平话》卷下:“ 吕 女亲手揪妃子髮,至於殿上。 吕 女曰:‘ 刘友 知罪么?尔一者负我,二者违了宣命。’”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 元 朝一品衙门用三臺金印……惟宣命之寳用玉。以玉筯篆文,此其异也。”
(3).宣扬威命。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外嘉郎君谦下之德,内幸顽才见诚知己,欢欣踊跃,情有无量,是以奔骋御僕,宣命周求。”
《國語辭典》:同命  拼音:tóng mìng
1.命运和遭遇相同。《韩非子。内储说下》:「杀之,越与吴同命。」
2.同生同死。《淮南子。俶真》:「夫历阳之都,一夕反而为湖,勇力圣知与罢怯不肖者同命。」《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國語辭典》:共命鸟(共命鳥)  拼音:gòng mìng niǎo
1.一种佛教《耆婆迦经》中所记载的双头鸟,两个头各有神识。
2.命运相同的鸟。常用以比喻夫妻。清。蒋士铨〈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词:「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也作「命命鸟」、「同命鸟」、「生生鸟」。
分類:梵语
《漢語大詞典》:本命
(1).指人生年干支。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又吾本命在寅,加月食夜生。”新唐书·李泌传:“ 代宗 将葬,帝( 德宗 )号送 承天门 ,而輼车行不中道,问其故,有司曰:‘陛下本命在午,故避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元年:“昨有言庚戌是朕本命,不宜临丧,朕以师臣之旧,故不避。” 许地山 《凶手》第一幕:“我见地上有点新挖的痕迹,拨开看,原来是七个小纸人,上面写着大哥的生时本命。”
(2).见“ 本命年 ”。
《國語辭典》:本命年  拼音:běn mìng nián
旧俗把生年分十二属,如生于子年属鼠,生于丑年属牛等,每十二年一循环,过十二年即可再相遇,称为「本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