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外畔
(1).周围的边沿。《诗·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 唐 孔颖达 疏:“樊圃谓之园,然则园者,外畔藩篱之名。”
(2).反叛;背叛。畔,叛。后汉书·朱浮传:“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岂有身带三綬,职典大邦,而不顾恩义,生心外畔者乎?”
《漢語大詞典》:环邻(環鄰)
周围邻近。 邹鲁 《四川光复》:“环邻八县皆景从。”
分類:周围邻近
《國語辭典》:车围(車圍)  拼音:chē wéi
骡车车厢下半段周围所披的布幔,颜色视车主的身分而定。
《漢語大詞典》:迸溅(迸濺)
向周围飞溅。《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碎肉迸溅於四门之外,凝血滂沛於狱壚之畔。”《荡寇志》第一一五回:“那豹子鲜血迸溅,乌珠突出,脑骨损碎,动也不动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又一只桶被打翻了,热汤迸溅出来。”
分類:周围飞溅
《漢語大詞典》:逝运(逝運)
犹逝景。运,通“ 晕 ”,日月周围的光圈。 晋 陆云 《九愍·考志》:“招逝运其难徵,仪遗范而无律。”
《漢語大詞典》:裙介
鳖有介壳,背甲周围厚实的软边,似衣裙边,故称。 宋 黄庭坚 《食笋十韵》:“烹鹅杂股掌,炮鳖乱裙介。” 清 钱谦益 《鳖虱》诗:“形圆脊微穹,帬介儼环列。”
《漢語大詞典》:廊室
殿堂周围的房舍。韩非子·十过:“ 平公 恐惧,伏于廊室之间。”
《漢語大詞典》:郊县(郊縣)
谓城市周围在行政管辖上属这个城市的县。《南京日报》1991.2.12:“我市郊县节日市场十分繁荣。”
《漢語大詞典》:陵场(陵場)
陵墓周围的场地;陵园。 郭沫若 《南京印象》八:“陵场基地是用水门汀面就的,呈出白色。”
《國語辭典》:舞池  拼音:wǔ chí
舞厅或餐厅中专供跳舞的场地。
《漢語大詞典》:五圻
古代都城周围的五类地域:侯圻、甸圻、男圻、采圻、卫圻。《国语·周语上》“侯、卫宾服” 三国 吴 韦昭 注:“言自侯圻至卫圻其间凡五圻。圻五百里,五五二千五百里……五圻者,侯圻之外曰甸圻,甸圻之外曰男圻,男圻之外曰采圻,采圻之外曰卫圻。”
《漢語大詞典》:天宛
(1).古兵家称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地葆》:“五地之杀曰:天井、天宛、天离、天隙、天招。”
(2).指大宛马。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一:“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國語辭典》:走马灯(走馬燈)  拼音:zǒu mǎ dēng
1.一种花灯。从元宵节的习俗发展而来,用木或竹条扎成一风车状的辐射圆轴,轴外围成一个圆筒状的纸轮,上面贴著用各种彩纸剪成的人马图案,纸轮外再作一层方形或圆形的灯壳。在纸轮中安放蜡烛,火焰热力造成空气对流,轮即转动,人马也跟著转动,影子映在灯壳上,往来回转,就像在奔跑一样,故称为「走马灯」。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走马灯》:「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也称为「马骑灯」。
2.形容人匆忙地来往不停。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往来的人,一上一下,似走马灯儿一般,是好耍子也。」《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小二哥搬运不迭,忙得似走马灯一般。」
《漢語大詞典》:周徼
谓周围巡行警戒。徼,巡察。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离宫设衞,别殿周徼。”
《國語辭典》:傍牌  拼音:páng pái
用来挡箭的武器。宋。丘光庭《兼明书。卷二。血流漂杵》:「汉书云:『血流漂橹』,橹即捍。俗呼为傍牌。」《水浒传》第五五回:「船上却有傍牌遮护,不能损伤。」也作「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