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气化热(气化热)  拼音:qì huà rè
物质在沸点由液相变为气相所需吸收的热。
《国语辞典》:溶解热(溶解热)  拼音:róng jiě rè
溶质溶解于溶剂中所产生或吸收的热量。
《国语辞典》:融解热(融解热)  拼音:róng jiě rè
一单位质量的纯物质在熔点时,由固体转变为同温度液体所需吸收的热量。为旧名,现已不使用,应称为「熔化热」。
《国语辞典》:镕解热(镕解热)  拼音:róng jiě rè
一单位质量的纯物质在熔点时由固体转变为同温度液体所需吸收的热量。现已不使用,应称为「熔化热」。
《国语辞典》:同行语(同行语)  拼音:tóng háng yǔ
同业间的专用语。如医界的「会诊」、「休克」等。其中有些也被大众吸收,成为一般使用的共同语。也称为「行话」、「行业语」。
《国语辞典》:双翅类(双翅类)  拼音:shuāng chì lèi
前翅发达,后翅变为平衡棍,口器便于吸收或舐食的昆虫类。如蝇、蚊等。也称为「二翅类」。
《漢語大詞典》:分子钟
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利用分子能级跃迁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电磁波的特性制成。可用来校正石英钟及作为频率标准。
《漢語大詞典》:防护玻璃
能吸收γ射线、x射线和热中子等,以保护人体免受伤害的玻璃。内含铅、镉、硼等重金属氧化物。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对射线吸收率高,稳定性好。
《漢語大詞典》:汲集
吸收聚集。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以其公司之大,能备各种之资料,能汲集多数之高才,故惊天动地之新製,往往而见也。”
《國語辭典》:吉剧(吉劇)  拼音:jí jù
一种戏曲剧种。流行于吉林。主要的腔调有柳腔和咳调,角色分行与京剧大致相似。
《漢語大詞典》:固氮
植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把空气中的氮转变为植物可以吸收和利用的氨或其他含氮有机物。
《國語辭典》:核磁共振  拼音:hé cí gòng zhèn
分子中原子核吸收了无线电频率辐射后,改变其自转的方向。这种核及无线电辐射间的作用,称为「核磁共振」。
《漢語大詞典》:大气辐射
指由大气放射出的辐射。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均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同时也吸收少量的太阳辐射。大气因此而获得热量,也就不停地向外放出辐射。气温越高、水汽含量越大,大气辐射就越强。
《國語辭典》:储蓄银行(儲蓄銀行)  拼音:chú xù yín háng
以便利公众,奖励节俭储蓄为目的而设置的银行。其吸收一般大众的零星存款,并付予利息,与一般商业银行不同。
《漢語大詞典》:弃故揽新(棄故攬新)
抛弃旧的,吸收新的。 清 曾国藩 《黄仙峤前辈诗序》:“间以其餘发为诗章,又能弃故揽新,约言丰义,而先生曾不以自鸣,退然若无以与於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