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犬吠
狗叫。喻小的惊扰。 唐 杜牧 《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一军无主,仅一月日,曾无犬吠,况於他谋。”参见“ 犬吠之警 ”。
分類:犬吠惊扰
《國語辭典》:犬吠之警  拼音:quǎn fèi zhī jǐng
比喻盗贼之类的事。《汉书。卷九四。匈奴传。赞曰》:「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菞庶亡干戈之役。」也作「狗吠之惊」、「狗吠之警」。
分類:惊扰
《漢語大詞典》:吠犬
(1).善于叫的狗。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 宋 苏轼 《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诗:“我来观政问风謡,皆云‘吠犬足生氂’。”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善谏:“余按北史·宋游道传, 毕义云 奏劾 游道 , 杨遵彦 曰:‘譬之畜狗,本取其吠,今以数吠杀之,恐将来无復吠犬。’”
(2).喻供人差使者。明史·王越传:“﹝ 王越 ﹞性故豪纵,尝西行謁 秦王 ,王开筵奏妓。 越 语王:‘下官为王吠犬久矣,寧无以相酬者?’因尽乞其妓女以归。”
分類:差使使者
《漢語大詞典》:吠声(吠聲)
(1).指狗叫声。《淮南子·泰族训》:“吠声清於耳,兼味快於口。” 艾青 《透明的夜》诗:“狗的吠声,叫颤了满天的疏星。”
(2).一条狗叫,群犬闻声跟着叫。喻盲从,随声附和。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加以吠声者多,辨实者寡。”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士子生长草野,不及见 嘉 隆 故老,以审知是非之实;而一时著述编録之人,不过据近代文集,吠声附和。”参见“ 吠形吠声 ”。
《國語辭典》:吠形吠声(吠形吠聲)  拼音:fèi xíng fèi shēng
一只狗看见人吠叫,其他的狗也跟著叫。比喻世人不辨真伪,盲目附和传说。也作「吠影吠声」。
《國語辭典》:吠尧(吠堯)  拼音:fèi yáo
狗对尧吠叫。语出《战国策。齐策六》:「蹠之狗吠尧,非贵蹠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比喻听主人的指使。《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
《骈字类编》:狗吠
宋 梅尧臣 缺月 缺月来照屋角时,西家狗吠东家疑。
《漢語大詞典》:鸣吠(鳴吠)
(1).(鸡犬等)鸣叫。 晋 陶潜 《桃花源》诗:“荒路曖交通,鸡犬互鸣吠。”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雷谴逆妇》:“一日,白昼中,忽轰雷一声,觉电光红紫眩目。三妇人皆人首,而身则一牛一犬一豕,踞地鸣吠。”
(2).比喻骚动、叛乱。《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后大军所以临 江 而不济者,以 韩约 、 马超 逋逸迸脱,走还 凉州 ,復欲鸣吠。” 李周翰 注:“鸣吠,犹叛乱也。”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 云南 在 贵州 西九驛,仅一线路通行旅耳,自 云南 而北,以向中州,必假道於 贵 ,万一有鸣吠之梗,则悬隔不得通。”
(3).谓献媚讨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杨名编修:“盖 汪 为 永嘉 鸣吠不待言,而当时议礼诸公,自 桂 霍 之外,如 方西樵 、 席元山 、 黄敬斋 、 熊兆原 诸公,皆表表自树,无肯扫舍人门者。自是 永嘉 势亦渐孤。”
(4).谓鸡鸣狗吠之薄技。隋书·文学传·潘徽:“所以人加脂粉,物竞琢磨,俱报稻粱,各施鸣吠。” 唐 柳宗元 《上江陵严司空献所著文启》:“鸣吠之能,犹希效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续序》:“善用之,鸣吠之长可以逃死。”参阅史记·孟尝君列传
《骈字类编》:夜吠
晋书五行志安帝隆安初吴郡治下狗恒夜吠聚高桥上人家狗有限而吠声甚众或有夜觇视之云一狗假有两三头皆前向乱吠新唐书五行志成汭为荆南节度使城中犬皆夜吠 语邮驿无夜行之吏乡闾无夜召之征犬不夜吠乌不夜鸣花沈约齐安陆昭王碑见晨饮下 苏轼和陶渊明桃 源诗苓龟示晨吸杞枸或夜吠月杨万里夜泊英州诗犬须终夜吠 到五更明
《漢語大詞典》:吠蛤
(1).谓蛙鸣。 宋 苏轼 《宿馀杭法喜寺怀孙莘老学士》诗:“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
(2).鸣蛙。说文·黾部“鼃,虾蟇也” 清 朱骏声 通训:“ 扬州 谓之水鷄,亦曰吠蛤,言其声阁阁也。”
《漢語大詞典》:吠尨
亦作“ 吠厖 ”。 吠叫的狗。语本《诗·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金 王琢 《七月十五夜看月》诗:“歷树有惊鹊,悄隣无吠厖。” 元 曹伯启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诗之一:“田家桑梓碧幢幢,过客鞭声引吠尨。” 明 刘基 《凉夜》:“瀟瀟凉雨泻簷瀧,聒聒鸣蛙似吠厖。”
《漢語大詞典》:吠厖
见“ 吠尨 ”。
《漢語大詞典》:吠尨
亦作“ 吠厖 ”。 吠叫的狗。语本《诗·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金 王琢 《七月十五夜看月》诗:“歷树有惊鹊,悄隣无吠厖。” 元 曹伯启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诗之一:“田家桑梓碧幢幢,过客鞭声引吠尨。” 明 刘基 《凉夜》:“瀟瀟凉雨泻簷瀧,聒聒鸣蛙似吠厖。”
《漢語大詞典》:吠雪
岭 南少雪,狗见之而吠。喻少见多怪。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前六七年,僕来南,二年冬,幸大雪,踰 岭 被 南越 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 宋 杨万里 《荔枝歌》:“ 粤 犬吠雪非差事, 粤 人语冰夏虫似。” 宋 陆游 《秋夜读书有感》诗:“南犬固应多吠雪,夏虫那得解知冰。”
《漢語大詞典》:迎吠
犬迎人而吠。《楚辞·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王逸 注:“谗佞讙呼而在侧也……迎吠,拒贤人使不得进也。”隋书·食货志:“人愁不堪,离弃室宇,长吏叩扉而达曙,猛犬迎吠而终夕。”后以“迎吠”指奸邪。旧唐书·文宗纪下:“薰蕕共器,贤不肖并驰,退迹者咸后时之夫,登门者有迎吠之客。”
分類:奸邪
《漢語大詞典》:吠狗
(1).看守门户的狗。闻声则吠,故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吏人之与 叔孙 居於 箕 者,请其吠狗,弗与。” 孔颖达 疏:“狗有吠守者,有主猎者……吏人请 叔孙 乞其吠守之狗。”新唐书·李栖筠传:“宿贼 张度 保 阳羡 西山 ,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 宋 苏轼 有《余来儋耳得吠狗》诗。
(2).古地名。国语·齐语:“反其侵地 柴夫 、 吠狗 。” 韦昭 注:“ 燕 之二邑。”
《國語辭典》:狂吠  拼音:kuáng fèi
1.狗疯狂地吼叫。如:「每回有路人走过,那只狗便狂吠不止。」
2.比喻说话狂妄自大。唐。柳宗元 乞巧文:「王侯之门,狂吠狴犴。臣到百步,喉喘颠汗。」
《國語辭典》:吠日  拼音:fèi rì
比喻少见多怪。
分類:少见多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