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1,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钟吕
左袒
词典
律吕
吕公
吕氏
伊吕
大吕
吕梁
吕望
诸吕
吕后
吕蒙
南吕
钟吕
仲吕
典故
相关人物
吕岩(吕洞宾)
 
钟离权


《蒙斋笔谈》
洞宾,吕谓之后。五代间,从钟离权得道。权,汉人,不老。自本朝以来,与权出没人间。
典故
相关人物
吕后
 
周勃


《汉书》卷三《高后纪》
禄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勃。勃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唐·颜师古注:「袒,脱衣袖而肉袒也。左右者,偏脱其一耳。」

《國語辭典》:律吕(律呂)  拼音:lǜ lǚ
古时用来校正乐音的器具。以十二个竹管制成,依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管称「律」,包括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成偶数的六管称「吕」,包括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后遂以律吕为音律的统称。
《漢語大詞典》:吕公
(1).指 吕尚 。 唐 温庭筠 《渭上题》诗:“ 吕公 荣达 子陵 归,万古烟波绕钓磯。”参见“ 吕牙 ”。
(2).指 吕嵒 ,即 吕洞宾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襄汉 隐者,躬耕数亩……一日,柱间得一絶,相传 吕公 作也。”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岳阳吕翁》:“ 章騆 为 岳阳 守,闻城南老松之侧有 吕公 祠宇。”参见“ 吕洞宾 ”。
《漢語大詞典》:吕牙
即 吕尚 。因其字 子牙 故又称 吕牙 。孙子·用间:“昔 殷 之兴也, 伊挚 在 夏 ; 周 之兴也, 吕牙 在 殷 。” 清 唐甄 潜书·考功:“为将军者若 吕牙 ,为巡抚者若 召奭 。”参见“ 太公望 ”。
分類:吕尚
《國語辭典》:吕洞宾(呂洞賓)  拼音:lǚ dòng bīn
人名。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以进士授县令。相传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人称为「吕祖」。也称为「吕纯阳」。
《漢語大詞典》:吕氏
(1).指 春秋 吕尚 的后代。 周武王 封 太公望 吕尚 于 齐 ,其子孙世代为 齐 君。入 战国 ,为 田 氏所簒。韩非子·孤愤:“人之所以谓 齐 亡者,非地与城亡也, 吕 氏弗制而 田 氏用之。”韩非子·忠孝:“是故 田氏 夺 吕 氏於 齐 , 戴 氏侵 子 氏於 宋 。”
(2).吕氏春秋的省称。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春秋之成,莫能损益;《吕氏》《淮南》,字直千金。” 章炳麟 《文学说例》:“且沉思孰若 庄周 荀卿 ,翰藻孰若《吕氏》《淮南》。”
(3).指 汉高祖 后 吕雉 及其侄 吕产 、 吕禄 等。 晋 陆机 《五等论》:“然 吕 氏之难,朝士外顾; 宋昌 策 汉 ,必称诸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宣后 乱 秦 , 吕 氏危 汉 。”
《國語辭典》:伊吕(伊呂)  拼音:yī lǚ
商代伊尹与周代吕尚。二人皆为辅佐君主的贤臣。唐。杜甫 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明。沈采《千金记》第二出:「自愧才兼文武,惭非伊吕之俦;胸有甲兵,颇让孙吴之术。」
《國語辭典》:大吕(大呂)  拼音:dà lǚ
1.十二律之一。《礼记。月令》:「其音羽,律中大吕。」
2.周庙大钟。比喻国之宝器。《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漢語大詞典》:吕梁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 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 ,即指此。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 龙门 未开, 吕梁 未发, 河 出 孟门 ,大溢逆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河水 左合一水,出 善无县 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於 吕梁 之山,而为 吕梁洪 ……盖 大禹 所闢,以通 河 也。” 陈毅 《过吕梁山》诗:“峥嶸突兀 吕梁 雄,我来冰雪未消融。”
(2).水名。也称 吕梁洪 。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臣石齿列,波流汹涌。庄子·达生:“ 孔子 观於 吕梁 ,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唐 李绅 《泛五湖》诗:“岂復问津迷,休为 吕梁 叹。” 宋 梅尧臣 《送赵谏议知徐州》诗:“ 吕梁 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这一边砍将去,就似那 吕梁 泻下的狂澜,如何当抵?”
《國語辭典》:吕望(呂望)  拼音:lǚ wàng
人名。指周初贤臣吕尚。参见「吕尚」条。
《漢語大詞典》:诸吕(諸吕)
指 汉 代 吕后 的亲信 吕产 、 吕禄 等。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絳侯 诛诸 吕 ,权倾五伯,囚於请室。”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及诸 吕 擅权,图危 刘氏 。”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一幕第四场:“她口称重用老臣,其实扶植诸 吕 势力。”
《国语辞典》:吕后(吕后)  拼音:lǚ hòu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生惠帝,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吕后崩,诸吕欲为乱,周勃、陈平等诛平。
《国语辞典》:吕蒙(吕蒙)  拼音:lǚ méng
人名。(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曾计夺荆州、擒关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國語辭典》:南吕(南呂)  拼音:nán lǚ
1.十二律之一,为六阴律的第二律。《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
2.阴历八月的别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称八月为「南吕」。《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南吕之月,蛰虫入穴。」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也称为「十二宫」。
《漢語大詞典》:钟吕(鐘吕)
(1).指乐律,声律。《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吴 陆玑 曰:“麟麕,身牛,尾马,足黄色,员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钟吕,行中规矩。”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古诗皆乐也。文士为之辞曰诗,乐工协之於钟吕为乐。” 清 冯桂芬 《洪鼎邮程诗思图》诗:“君诗钟吕音和平,此时都作变徵声。”
(2). 锺离权 、 吕洞宾 的并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盖 钟 吕 虽自称 唐 人,而其迹皆显於 宋 ,一时方士神其説,遂托 唐 人姓名以纪之。”
指乐钟。镜花缘第八八回:“左笙鼗,右鐘吕,悬风铃,笑月杵。” 清 顾炎武 《华下有怀顾推官》诗:“鐘吕久不鸣,乾坤尽聋喑。”
《漢語大詞典》:仲吕
(1).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详“ 十二律 ”。
(2).农历四月的代称。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之说,故称。吕氏春秋·季夏:“仲吕之月,无聚大众,巡劝农事。” 高诱 注:“仲吕,四月。”《淮南子·天文训》:“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 高诱 注:“仲吕,四月也。阳在外,阴在中,所以吕中於阳助成功也,故曰仲吕。”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四月谓之仲吕。”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也称为「十二宫」。
《國語辭典》:左袒  拼音:zuǒ tǎn
本为古代丧礼中脱下左袖,露出左臂的礼仪。《仪礼。士丧礼》:「主人出,南面,左袒。」后指帮助、偏护某一方。《史记。卷一○。孝文本纪》:「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二出:「内阁高弘图、姜日广,左袒逆党,俱已罢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