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向善  拼音:xiàng shàn
从善,趋向良善。如:「改过向善。」《镜花缘》第十四回:「色随心变,只要痛改前非,一心向善,云的颜色也就随心变换。」
《国语辞典》:改过向善(改过向善)  拼音:gǎi guò xiàng shàn
改正过错,真心向善。参见「改过迁善」条。如:「苦劝了这么久,他终于脱离坏朋友,改过向善。」
《國語辭典》:改恶向善(改惡向善)  拼音:gǎi è xiàng shàn
改正恶行,走上善途。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后改恶向善,朝上帝礼拜三清。」也作「改恶从善」。
《國語辭典》:新民  拼音:xīn mín
革除旧习,教民向善。《书经。康诰》:「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國語辭典》:发心(發心)  拼音:fā xīn
立下心愿。如:「遭受落榜的打击后,他终于发心用功读书。」也作「发愿」。
《國語辭典》:变节(變節)  拼音:biàn jié
1.投降敌人,丧失气节。《淮南子。主术》:「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2.泛指改变旧有的志向或作为。《汉书。卷六七。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也称为「折节」。
《漢語大詞典》:道志
言志;表达情志。 唐 权德舆 《〈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至於营合道志,咏言比事,有久敬之义焉。”
引导、劝导其心志向善的方面发展。礼记·礼器:“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脩乐以道志。” 郑玄 注:“劝之善也。” 陆德明 释文:“道音导。”
《國語辭典》:劝化(勸化)  拼音:quàn huà
1.规劝感化。《文明小史》第五九回:「见冲天炮维新习气过深,时时想要劝化他,常于閒谈的时候乘机规劝。」
2.劝人施舍财物。
《國語辭典》:变心(變心)  拼音:biàn xīn
改变原来的心意。《楚辞。屈原。九章。涉江》:「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红楼梦》第四七回:「我要日久变心,告诉人去的,天诛地灭!」
《漢語大詞典》:劝慕(勸慕)
谓因受奖勉而有所企慕、向往(多指倾心向善)。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先王之制禄也,下足以代耕,上足以充祀。故食禄之家,不与下民争利,所以厉其公义,塞其私心。其或犯逾者,则绳以政法。是以君子劝慕,小人无怨。”魏书·辛雄传:“然兵将之勋,歷稔不决;亡军之卒,晏然在家。致令节士无所劝慕,庸人无所畏慑。” 宋 曾巩 《代曾侍中辞转官札子》:“四方观听,知朝廷庆赏得宜,则众情必皆劝慕。”
《漢語大詞典》:反善
回心向善。三国志·魏志·何夔传:“ 承 ( 管承 )等非生而乐乱也,习於乱,不能自还,未被德教,故不知反善。”
分類:回心向善
《漢語大詞典》:汲善
《穀梁传·襄公十年》“汲 郑伯 ” 晋 范宁 注:“汲,犹引也。 郑伯 髠原 为臣所弑,而不书弑,此引而致於善事。”后以“汲善”为导人向善。后汉书·张晧王龚等传论:“ 张晧 、 王龚 ,称为﹝推﹞士,若其好通汲善,明发升荐,仁人之情也。” 唐 罗隐 《重送朗州张员外》诗:“诚知汲善心长在,争奈干时跡转穷。”
分類:导人向善
《國語辭典》:改善  拼音:gǎi shàn
有所改变,使更趋良善。如:「改善社会风气,要从加强教育,净化人心开始。」
《漢語大詞典》:诲谷(誨穀)
教之向善。穀,善。 明 李东阳 《泰和罗氏家传四图》诗之四:“童子亦何知,知公四知裔,异姓本通家,诲穀乃相似。”
分類:向善
《漢語大詞典》:返善
犹言回心向善。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夷徼厌乱,渐亦返善。”
分類:回心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