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遗名(遺名)
(1).谓遗弃名位。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予闻君子不遯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满歌行》 宋 郭茂倩 题解:“ 庄周 遗名,名垂千载。” 明 何景明 《赠君采效何逊作》诗之三:“违俗势靡合,遗名跡自超。”
(2).谓留传名声。《三国志·蜀志·吕凯传》:“上以报国家,下不负先人,书功竹帛,遗名千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回目:“谈官况令尹弃官,乱著书遗名被駡。”
(3).垂留后世之名声。《文选·班固〈幽通赋〉》:“保身遗名,民之表兮。”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言人生能保其身,死有遗名,民之表也。” 晋 陆机 《日重光行》:“日重光,身殁之后无遗名。” 元 倪瓒 《至正十三年三月四日同章炼师过张先生》诗:“自许才名今独步,身后遗名将谁託。”
(2).谓留传名声。《三国志·蜀志·吕凯传》:“上以报国家,下不负先人,书功竹帛,遗名千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回目:“谈官况令尹弃官,乱著书遗名被駡。”
(3).垂留后世之名声。《文选·班固〈幽通赋〉》:“保身遗名,民之表兮。”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言人生能保其身,死有遗名,民之表也。” 晋 陆机 《日重光行》:“日重光,身殁之后无遗名。” 元 倪瓒 《至正十三年三月四日同章炼师过张先生》诗:“自许才名今独步,身后遗名将谁託。”
《漢語大詞典》:名行
名声与品行。 汉 王粲 《酒赋》:“贼功业而败事,毁名行以取诬。”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冲觉寺》:“ 懌 ,亲王之中最有名行。” 唐 韩愈 《四门博士周况妻韩氏墓志铭》:“ 况 立名行,人士誉之。”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你纵然锦衣归故里,补不得你名行亏。”
《漢語大詞典》:发闻(發聞)
(1).传播;显扬。《书·吕刑》:“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 孔颖达 疏:“ 苗 民自谓是德刑者,发闻於外,惟乃皆是腥臭。”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 虞 舜 之大圣也,德音发闻。”《后汉书·寇恂传》:“内得人心,外破 苏茂 ,威震邻敌,功名发闻,此谗人侧目怨祸之时也。” 宋 曾巩 《寿昌县太君许氏墓志铭》:“女子之善,既非世教所奬成,其事实亦罕发闻於后。” 清 朱仕琇 《松溪令潘公去思碑》:“他日去柄大政於朝,勋劳天下。究其治迹发闻之处,自 松溪 始。”
(2).犹闻名,传扬名声。《国语·齐语》:“於子之乡,有居处好学、慈孝於父母、聪慧质仁、发闻於乡里者,有则以告。”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学生﹞以所进业发闻於乡閭,称道於朋友。” 宋 王安石 《直讲刘仲章可大理寺丞》:“尔以通经发闻於世,允蹈所学,尚何训哉!” 清 吴敏树 《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公往以名举人,为县令 湖北 ,以才能发闻,洊陟藩翰。”
(3).发声使人听到。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 孟賁 狎猛虎而不惶,婴人畏螻蚁而发闻。”
(2).犹闻名,传扬名声。《国语·齐语》:“於子之乡,有居处好学、慈孝於父母、聪慧质仁、发闻於乡里者,有则以告。”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学生﹞以所进业发闻於乡閭,称道於朋友。” 宋 王安石 《直讲刘仲章可大理寺丞》:“尔以通经发闻於世,允蹈所学,尚何训哉!” 清 吴敏树 《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公往以名举人,为县令 湖北 ,以才能发闻,洊陟藩翰。”
(3).发声使人听到。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 孟賁 狎猛虎而不惶,婴人畏螻蚁而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