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医师(醫師)  拼音:yī shī
1.职官名。周置,为众医之长。
2.替人治病的人。唐。韩愈 进学解:「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也称为「医生」。
《國語辭典》:发解(發解)  拼音:fā jiè
唐宋时,凡应贡举者,由所在州县解送至京,称为「发解」。明清称乡试考上举人为「发解」。《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二十三岁发解,连科及第。」《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自高先生发解之后,小弟奔走四方,却不曾到京师一晤。」
《國語辭典》:中策  拼音:zhōng cè
中等的计策。唐。杜牧 罪言:「中策莫如取魏。」《精忠岳传》第四五回:「今都临安虽是中策,尚可以号召四方,以图恢复。」也称为「中计」。
《漢語大詞典》:入等
唐 代选官,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 李君 ﹞进士及第,试书判入等,补秘书正字。”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唐书判:“ 唐 銓选举之法有四……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
《漢語大詞典》:考中
省察己衷。国语·周语上:“考中度衷以蒞之。” 韦昭 注:“考中,省己之中心以度人之衷心,恕以临之也。”
分類:考中省察
《漢語大詞典》:免省
宋 代应科举考试者解试合格后被批准不经省试(礼部的考试)而直接参加殿试,谓之免省。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上舍试,取中,在省试前,即免省赴殿。”
《國語辭典》:恩科  拼音:ēn kē
明、清的科举考试本按一定年岁举行,朝廷有庆典特恩,则加开恩科取士。
《漢語大詞典》:成律
(1).犹成例。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红颜薄命有成律,不怕闺人生四翼。饶伊百计奈何天,究竟奈何天不得。”
(2).符合格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所填之词,凡有不成律者,他人执而讯之,则曰:‘我用《南西厢》某折作对子,如何得错?’”
《漢語大詞典》:医士(醫士)
(1).医生。 宋 唐容 《真仙岩题名》:“ 零陵 唐容可大 ,以 端平 丙申,清明日携二子 亮 元 ,游 真僊巖 ,同来者医士 蒋劼 。”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浑家 李氏 ,是 华州 华阴县 人氏,他是箇医士人家女儿。”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伊孛生 ﹞假《社会之敌》以立言,使医士 斯托克曼 为全书主者,死守真理,以拒庸愚,终获羣敌之謚。”
(2).受过中等医学教育或具有同等能力、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负医疗责任的医务工作者。
《漢語大詞典》:合律
符合格律。 宋 张炎 词源·杂论:“词之作必须合律,然律非易学,得之指授方可。”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拗句难好》:“如‘云淡风轻近午天’,此等句法,自然容易见好,若变为‘风轻云淡近午天’……七字之中,未必言言合律。”
《漢語大詞典》:中试(中試)
考试合格。宋史·选举志三:“每上舍试考已定,知举及学官以中试之等参验于籍。”《孽海花》第二回:“那中试的进士,却是欣欣向荣,拜老师,会同年。”
《國語辭典》:录取(錄取)  拼音:lù qǔ
考取或录用。如:「他今年参加大学联考,很幸运地被录取了!」
《國語辭典》:中式  拼音:zhòng shì
1.符合规格。汉。桓宽《盐铁论。错币》:「吏近侵利,或不中式,故有薄厚轻重。」《东观汉记。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纪》:「又旧制上书,以青布囊素裹封,书不中式不得上。」
2.科举时代考试及格。《明史。卷七○。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清史稿。卷八九。礼志八》:「顺治初,会试中式举人集天安门考试。」
《國語辭典》:律切  拼音:lǜ qiè
文章的格律及音切。《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杜审言传。赞曰》:「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国语辞典》:行照  拼音:xíng zhào
经监理机关检验合格的行车凭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