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吃白食  拼音:chī bái shí
吃东西不付钱。《石点头。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被这班吃白食的光棍,上船搜出,一窝蜂赶上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只一味也不好下酒,况列位在此,无有我不破钞,反吃白食的。」
《漢語大詞典》:呼吃
(1).方言。谓烧熟或煮熟吃掉。《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我又没使‘长锅’呼吃你娘,呼吃了你老子,抱着你家孩子撩在井里!那用你……叫我吃这们顿亏!”《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定要似这们样着,我白天没工夫,黑夜也使黄泥呼吃了他。”
(2).象声词。形容喘粗气的声音。 高玉宝 《高玉宝》第六章:“保长不住地高声吩咐伙计干这干那,伙计们累得呼吃呼吃地在扛东西。”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工厂》:“机车呼吃呼吃喘着气。”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她呼吃呼吃喘了半天气,那两根羊角辫竖了起来。”
《國語辭典》:邓艾吃(鄧艾吃)  拼音:dèng ài jí
三国魏将邓艾患有口吃,每次说到自己时,连说艾艾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比喻口吃。唐。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分類:口吃人口
《韵府拾遗 锡韵》:屡吃(屡吃)
韩驹荅蔡伯世食笋诗昔我居锦城屡吃田家饭
《韵府拾遗 锡韵》:赛吃(赛吃)
释圆玉诗珠宫灵娥卧新起赛吃云浆赌骰子
《漢語大詞典》:语吃气阻(語吃氣阻)
谓说话结结巴巴,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形容情绪紧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各省起义·四川光复》:“ 传善 平日甚利口,今慑於民气,语吃气阻,愿书同盟誓约,与 荣嘉 皆剪髮缴印降。”
《國語辭典》:寅吃卯粮(寅吃卯糧)  拼音:yín chī mǎo liáng
寅年就吃掉了卯年的食粮。比喻入不敷出,预支以后的用项。《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也作「寅支卯粮」。
分類:写作世运
《國語辭典》:寅支卯粮(寅支卯糧)  拼音:yín zhī mǎo liáng
寅年就支用了卯年的食粮。比喻入不敷出,预支以后的用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我有差使的时候,已是寅支卯粮的了;此刻没了差使,才得几个月,已经弄得百孔千疮,背了一身亏累。」也作「寅吃卯粮」。
分類:年支支用
《漢語大詞典》:装蟒吃象(裝蟒吃象)
方言。犹言装洋吃相。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三个汉子都大笑起来道:‘我看你们都是黄的!不要装蟒吃象,陪老子们烧烟去,有好东西你们吃!’”
分類:方言五部
《漢語大詞典》:装佯吃象(裝佯吃象)
见“ 装洋吃相 ”。
《漢語大詞典》:装洋吃相(裝洋吃相)
假装糊涂。《冷眼观》第十二回:“但是我就是有甚么得罪你的地方,你既是个会家,却不应拿着装洋吃相的手段来朦混我。”亦作“ 装佯吃象 ”。楚剧《葛麻》第二场:“怎么?你还在装佯吃象。”
《漢語大詞典》:装洋吃相(裝洋吃相)
假装糊涂。《冷眼观》第十二回:“但是我就是有甚么得罪你的地方,你既是个会家,却不应拿着装洋吃相的手段来朦混我。”亦作“ 装佯吃象 ”。楚剧《葛麻》第二场:“怎么?你还在装佯吃象。”
《漢語大詞典》:抓拿骗吃
招摇撞骗。例如:这家伙是抓拿骗吃搞惯了的,改造了两次,还改不了老毛病。
分類:招摇撞骗
《國語辭典》:争锋吃醋(爭鋒吃醋)  拼音:zhēng fēng chī cù
因争夺感情而嫉妒、吃味,多用于男女关系上。《红楼梦》第六九回:「人太生趫俏了,可知心就嫉妒。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也作「争风吃醋」、「吃醋争风」。
《國語辭典》:争风吃醋(爭風吃醋)  拼音:zhēng fēng chī cù
因争夺感情而生嫉妒之心,争执之事。多用于男女关系上。「吃」文献异文作「吃」。《醒世恒言。卷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月香好副嘴脸,年已长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见得。那时我争风吃醋便迟了。」《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疑惑我多得了主子的钱,我疑惑你多得了主子的钱。争风吃醋,打吵起来。」也作「争锋吃醋」、「吃醋争风」。
《國語辭典》:争风吃醋(爭風吃醋)  拼音:zhēng fēng chī cù
因争夺感情而生嫉妒之心,争执之事。多用于男女关系上。「吃」文献异文作「吃」。《醒世恒言。卷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月香好副嘴脸,年已长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见得。那时我争风吃醋便迟了。」《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疑惑我多得了主子的钱,我疑惑你多得了主子的钱。争风吃醋,打吵起来。」也作「争锋吃醋」、「吃醋争风」。
《國語辭典》:张公吃酒李公醉(張公吃酒李公醉)  拼音: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
(谚语)比喻一方取得实质利益,一方空有虚名。亦可比喻一人作恶,却由他人代为受罪。张公,暗指唐代武则天的宠臣张易的兄弟。李公,指李氏王室。张公吃酒李公醉本为唐代谚语,指张易的兄弟当权,王室大权旁落。唐。张鷟《朝野佥戴》卷一:「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后用以比喻拿人顶缸,代人受过。《金瓶梅》第九回:「街上看的人不计其数,多说西门庆不当死,不知走的那里去了,却拿这个人来顶缸。正是张公吃酒李公醉,桑树上吃刀柳树上暴。」《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只为这一路的人,众恶所归,官打见在,正所谓『张公吃酒李公醉』,又道『拿著黄牛便当马』。又是个无根蒂的,没个亲戚朋友与他辨诉一纸状纸,活活的顶罪罢了。」
《漢語大詞典》:张公吃酒李公颠(張公喫酒李公顛)
见“ 张公喫酒李公醉 ”。
《國語辭典》:张公吃酒李公醉(張公吃酒李公醉)  拼音: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
(谚语)比喻一方取得实质利益,一方空有虚名。亦可比喻一人作恶,却由他人代为受罪。张公,暗指唐代武则天的宠臣张易的兄弟。李公,指李氏王室。张公吃酒李公醉本为唐代谚语,指张易的兄弟当权,王室大权旁落。唐。张鷟《朝野佥戴》卷一:「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后用以比喻拿人顶缸,代人受过。《金瓶梅》第九回:「街上看的人不计其数,多说西门庆不当死,不知走的那里去了,却拿这个人来顶缸。正是张公吃酒李公醉,桑树上吃刀柳树上暴。」《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只为这一路的人,众恶所归,官打见在,正所谓『张公吃酒李公醉』,又道『拿著黄牛便当马』。又是个无根蒂的,没个亲戚朋友与他辨诉一纸状纸,活活的顶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