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吃食  拼音:chī shi
点心之类的食物。《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这边桌子上,放著点子、傢伙、吃食,那边桌子上,又堆著天平、算盘、帐本子等类。」
《国语辞典》:宁买不值,不买吃食(宁买不值,不买吃食)  拼音:níng mǎi bù zhí,bù mǎi chī shí
(谚语)宁愿把钱花在买贵一点的东西上,也不要把钱用在吃喝上。比喻劝人花钱要花得值得。如:「妈妈常常告诫我们:『宁买不值,不买吃食』,因为食物消化掉就什么都没有了。」
《国语辞典》:乌狗吃食,白狗当灾(乌狗吃食,白狗当灾)  拼音:wū gǒu chī shí,bái gǒu dāng zāi
(谚语)比喻某人犯法,却由别人顶罪受罚。《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不过做杨二郎屁股不著,打得些屈棒,毫无头绪。杨二郎正是俗语所云:『从前作事,没兴齐来;乌狗吃食,白狗当灾。』」
《國語辭典》:帮狗吃食(幫狗吃食)  拼音:bāng gǒu chī shí
帮助恶人做坏事。比喻助纣为虐。如:「他竟然帮狗吃食,欺压同胞。」也作「帮虎吃食」。
《國語辭典》:帮虎吃食(幫虎吃食)  拼音:bāng hǔ chī shí
帮助恶人做坏事。比喻助纣为虐。《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先著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也作「帮狗吃食」。
分類:坏人坏事
《國語辭典》:帮虎吃食(幫虎吃食)  拼音:bāng hǔ chī shí
帮助恶人做坏事。比喻助纣为虐。《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先著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也作「帮狗吃食」。
分類:坏人坏事
《漢語大詞典》:吃食讳食(吃食諱食)
比喻做了某事却不肯承认做过这件事。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你怎的吃食讳食?你不曾见,是我见来?”
《漢語大詞典》:唼嗍
谓吃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呷啜蓴羹,唼嗍蠏黄。” 范祥雍 校注:“嗍集韵·入声觉韵为敕之或字,音朔。敕,説文:‘吮也。’唼音色甲切,与啑同。唼嗍为双声连緜字,义同。”
分類:吃食
《國語辭典》:进食(進食)  拼音:jìn shí
吃饭、用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两个童子请他进食,食毕,复请他到便室具汤沐浴,进新衣一袭。」
《漢語大詞典》:唼喋
(1).低语。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噱社:“ 仲叔 善詼谐,在京师与 漏仲容 、 沈虎臣 、 韩求仲 辈结‘噱社’,唼喋数言,必絶缨喷饭。”
(2).踥蹀。行走貌。谓奔走钻营。 明 归有光 《再与余太史》:“所谓成就之者,非敢求上进,以与唼喋者争时取妍也。”
《漢語大詞典》:食味
品尝滋味,吃食物。礼记·礼运:“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郊特牲:“籩、豆之荐,水土之品也,不敢用常褻味而贵多品,所以交於神明之义也,非食味之道也。”
《國語辭典》:食性  拼音:shí xìng
动物饮食的习性。以动物为食,称为「肉食性」,如狮子、老虎;以植物为食,称为「草食性」,如羊、象;以动植物为食,称为「杂食性」,如人。
《國語辭典》:唼唼  拼音:shà shà
拟声词。形容吃东西的声音。唐。温庭筠〈昆明池水战〉词:「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
《國語辭典》:饲养(飼養)  拼音:sì yǎng
喂养。《元史。卷一六七。张立道传》:「爨、僰之人虽知蚕桑,而未得其法,立道始教之饲养,收利十倍于旧。」
《漢語大詞典》:从食(從食)
(1).配享。后汉书·祭祀志上:“ 泰山 虽已从食於柴祭,今亲升告功,宜有礼祭。”
(2).跟随着吃食。 汉 焦赣 《易林·巽之遁》:“三鸡啄粟,十雏从食。”
(3).犹言副食。指小食、点心等食品。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荤素从食店:“更有专卖素点心从食店,如丰糖糕、乳糕、栗糕……七宝包儿等点心。”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 梅 家、 鹿 家鹅鸭鸡兔,肚肺鱔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箇不过十五文。 曹家 从食。”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蒸作从食:“诸色包子、诸色角儿、诸色果实、诸色从食。”
《漢語大詞典》:豕食
谓猪吃食。比喻贪求。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乡无豕食之隶,野靡狼顾之民。” 唐 独孤及 《为江淮都统使奏破刘展兵捷书表》:“於是有豕食 淮 泗 ,鲸吞 荆 吴 之心。”
分類:吃食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