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50,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三号
纪号
僭号
国号
嘉号
邑号
锡号
号哭
字号
字号
佛号
帝号
官号
军号
王号
《漢語大詞典》:三号(三號)
(1).三次号哭。礼记·丧大记:“北面三号,捲衣投於前。” 孔颖达 疏:“三号,号呼之声三徧也。”庄子·养生主:“ 老耼 死, 秦失 吊之,三号而出。” 清 钱谦益 《挽西蜀尹西有》诗:“盍以三号观 季札 ,谁从永夜问 班彪 。”
(2).第三次鸣叫。史记·历书:“时鷄三号,卒明。” 司马贞 索隐:“三号,三鸣也。” 周君适 《伪满宫廷杂忆·我走进了小天地》:“鸡三号,更五点,此时拜疏击大阉。”
《漢語大詞典》:纪号(紀號)
(1).名称,标题。 汉 蔡邕 《明堂月令论》:“ 秦 相 吕不韦 著书,取月令为纪号。”
(2).年号。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时 祥符 纪号之初载,某薄游至止,及公之门。”《宋史·王觌传》:“ 建中 之名,虽取皇极,然重袭前代纪号,非是,宜以 德宗 为戒。”《元典章·诏令一·元贞改元》:“履端伊邇,纪号惟新,可改 至元 三十二年为 元贞 元年。”
分類:年号标题
《國語辭典》:僭号(僭號)  拼音:jiàn hào
冒用帝王的尊号。《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南吴伊何,僭号称王。」《三国演义》第九三回:「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上。」
《國語辭典》:国号(國號)  拼音:guó hào
代表一国的名号。《儒林外史》第一回:「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一统,建国号大明。」
《漢語大詞典》:嘉号(嘉號)
美名;好名声。 汉 刘向 说苑·建本:“孝行成於内而嘉号布於外。” 三国 魏 曹植 《酒赋》:“仰酒旗之景曜,协嘉号於天辰。”
《漢語大詞典》:邑号(邑號)
古代六品以上官吏之妻妾的封号。《唐律疏议·名例·妇人有官品邑号》:“诸妇人有官品及邑号。” 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号告身》诗:“我转官阶常自愧,君加邑号有何功。” 宋 吴坰 五总志:“近者,公卿姬侍悉加邑号,而尤者疏封大国。”参见“ 邑君 ”。
《國語辭典》:邑君  拼音:yì jūn
女子的封号。《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漢語大詞典》:锡号(錫號)
赐予封号。史记·三王世家:“使诸侯王封君得推恩分子弟户邑,锡号尊建百有餘国。” 唐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诗:“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
分類:赐予封号
《國語辭典》:号哭(號哭)  拼音:háo kū
放声大哭。《史记。卷一一九。循吏传。子产传》:「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汉中王亲出南门招魂祭奠,号哭终日。」
分類:号哭痛哭
《國語辭典》:字号(字號)  拼音:zì hào
以特用的文字及号码所作的号码。如:「公文字号」、「身分證字号」。
《國語辭典》:字号(字號)  拼音:zì hao
1.商店名称、招牌。《官话指南》卷二:「打算改什么字号呢?打算改裕成字号,你想好不好?」
2.商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这字号里面,你也是个东家。」
3.人的声誉、名望。《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大凡是绿林中的字号人儿,听得我邓九公在那里歇马,就连那方边左右的草茨儿也未必好意思的动一根。」
《漢語大詞典》:字号(字號)
(1).钱庄、商店、客栈等的名称。《老残游记》第三回:“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匯票庄,叫个日昇昌字号,匯了八百两寄回 江 南 徐州 老家里去。” 老舍 《赵子曰》第一:“ 钟鼓楼 后面有好几家公寓,其中一家,字号是天台。”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他抖起来了,如今字号不叫‘福聚小店’了,叫‘福聚旅馆’。”
(2).指商店,商行。《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而且他 南京 有卖买, 上海 有卖买,都是同人家合股开的。便有他现在 南京 一爿字号里做挡手的一个人,其人姓 田 ,号 子密 ,是 徽州 人。” 邹韬奋 《经历》四七:“那时我在 辣斐德路 一个小小的过街楼上办《生活》周刊,他已在一家趸批疋头的字号里做账房先生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他挖空心思想了字号的名称:叫福祐行。”
《國語辭典》:佛号(佛號)  拼音:fó hào
佛的名号。《西游记》第一二回:「那一派仙音响喨,佛号喧哗。」《聊斋志异。卷三。汤公》:「公顿思惟佛能解厄,因宣佛号,才三四声,飘堕袖外。」
《國語辭典》:帝号(帝號)  拼音:dì hào
天子的称号。《史记。卷一一三。南越列传》:「老臣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元史。卷九。世祖本纪六》:「谨奉太皇命戒,痛自贬损,削帝号。」
分類:帝号帝王
《漢語大詞典》:官号(官號)
官职的名称。史记·匈奴列传:“然至 冒顿 而 匈奴 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 宋 曾巩 《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臣伏以陛下发德音,正官号,法制度数,皆易以新书,太平之原,实在於此。”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惟官号地望,著於标题,施於传誌谱録者,必用今名。”
分類:官号官职
《國語辭典》:军号(軍號)  拼音:jūn hào
战争及操演时,用以传示号令的号筒。
《漢語大詞典》:王号(王號)
帝王的名号,称号。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深察王号之大意……王者,皇也。”诗·王风 宋 朱熹 集传:“ 平王 徙居东都 王城 ,於是王室遂卑,与诸侯无异……然其王号未替也。”
分類:王号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