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9,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归号
诏号
号号
弓号
狂号
开号
兽号
受号
两号
姓号
勋号
专号
治号
号村
号火
《国语辞典》:归号(归号)  拼音:guī hào
按所属号次归位。《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二爷跟了这些人进去,到了二门口接卷,进龙门归号。」
分类:所属
《漢語大詞典》:诏号(詔號)
(1).诏告名号。号,神号,币号。周礼·春官·小宗伯:“若国大贞,则奉玉帛以詔号。” 林尹 今译:“若国有大事需要卜问,奉陈玉帛并詔告名号。”
(2).诏告、号令。 宋 曾巩 《辞中书舍人状》:“窃以 唐 虞 三代 之君兴造政事,爵德官能之际,所以播告天下,训齐百工,必有詔号令命之文,达其施为建立之意。”
《漢語大詞典》:号号(號號)
象声词。表示哀切。 唐 李贺 《勉爱行送小季之庐山》之二:“ 江 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水浒传》第二五回:“那婆娘却号号地假哭起养家人来。”
《漢語大詞典》:弓号(弓號)
弓。
分類:
《漢語大詞典》:狂号(狂號)
大声呼叫。 元 戴良 《咏雪三十二韵赠友》:“浪走儿应喜,狂号犬自惊。”
《漢語大詞典》:开号(開號)
封建时代开始受封某一爵位。 唐 韩愈 《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六世祖 孝宽 ,仕 周 有功,以公开号於 郧 。”
《骈字类编》:兽号(兽号)
魏晋 张华 励志诗 养由矫矢,兽号于林。
《韵府拾遗 号韵》:受号(受号)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文三方之君鳞集仰流愿得受号者以亿计
《骈字类编》:两号(两号)
北史冯熙传有司奏谥诏曰案谥法主善行德曰元柔剋有光曰懿昔贞惠兼美受三谥之荣忠武双辉锡两号之茂式准前训宜契具瞻既自少绸缪知之惟朕案行定名谥曰元懿
《漢語大詞典》:姓号(姓號)
(1).姓氏。史记·平準书:“守閭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 仓氏 、 庾氏 是也。”
(2).夜晚识别敌我的一种暗号,如口令。宋书·沈攸之传:“前锋有五军在 虎槛 ,五军后又络驛继至,每夜各立姓号,不相禀受。 攸之 谓军吏曰:‘今众军姓号不同,若有耕夫渔父,夜相呵叱,便致骇乱,取败之道也。’乃就一军请号,众咸从之。”
《漢語大詞典》:勋号(勳號)
勋官的名号。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赠上柱国:“ 吴良 以开国公殁於 洪武 年,得追崇上柱国,其生前勋号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
分類:勋官
《漢語大詞典》:专号(專號)
以某项内容或某一文体为中心而编成的一期刊物。 许杰 《鲁迅与蒋径三》:“那是由我主编,汇集了一些朋友的纪念文章,借当时 杭州 出版的《晨光》半月刊,出版了一期 蒋径三 纪念专号。” 孙犁 《澹定集·〈曼晴诗选〉序》:“前些日子,我见到他寄来的两本诗专号。”
《漢語大詞典》:治号(治號)
犹政令。新唐书·魏元忠传:“﹝ 魏元忠 ﹞迁左肃政臺御史大夫,兼检校 洛州 长史,治号威明。”
分類:政令
《韵府拾遗 元韵》:号村(号村)
吴融诗地胜非离郭花深故号村
《漢語大詞典》:号火(號火)
烽火;旧时军中为传信号而举的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炮祸》:“号火四举,诸军皆戒严,纷扰凡一昼夜。”《三国演义》第九七回:“行不到三十里,望见 蜀 兵背后起火,喊声不絶。 费耀 只道号火,便回身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