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顺手(順手)  拼音:shùn shǒu
1.随手。《红楼梦》第五一回:「把这件顺手拿出来,叫人给邢大姑娘送去。」
2.办事顺利。《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只因他办学堂办得不大顺手,尤注意这个差使。」
3.合用。如:「这把刀用起来很顺手。」
《國語辭典》:覆手  拼音:fù shǒu
反掌。比喻事情极为容易。《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今兴改善政,易于覆手,而群臣杜口,鉴畏前害,互相瞻顾,莫肯正言。」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漢語大詞典》:右臂
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战国策·赵策二:“今 楚 与 秦 为昆弟之国,而 韩 魏 称为东藩之臣, 齐 献鱼盐之地,此断 赵 之右臂也。”后汉书·虞翊传:“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 城皋 ,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 李贤 注:“右臂,喻要便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五·江左不可无蜀:“盖其为国,东则倚 淮南 数郡为屏蔽;中则资 荆 、 襄 、 樊 、 邓 为藩蘺;而西则 巴蜀 ,亦其右臂。”
《漢語大詞典》:僻左
人用右手为常,用左手为僻,故称偏僻之地为僻左。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宋 王禹偁 《躬弩》诗:“罚郡在僻左,时清政多闲。”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独 西臧 为僻左。”
《國語辭典》:左右手  拼音:zuǒ yòu shǒu
语出《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比喻得力的助手。《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明史。卷一四五。朱能传》:「能于诸将中年最少,善战,张玉善谋,帝倚为左右手。」
《国语辞典》:右边(右边)  拼音:yòu biān
靠右手的一边。《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看周进时,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䌷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也作「右面」。
分类:右边右手
《漢語大詞典》:佩韘
(1).佩戴牙玦或玉玦。韘,射箭时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工具。以象骨、玉石制成。又叫“玦”,俗名“扳指”。为古代成人所佩之物。“佩韘”表示已成年。《诗·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毛 传:“韘,玦也。能射御则佩韘。”
(2).佩戴的牙玦或玉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亲定陵寝:“﹝ 章皇 ﹞因自取佩韘掷之,諭侍臣曰:‘韘落处定为佳穴,即可因以起工。’”
《國語辭典》:钩弦(鉤弦)  拼音:gōu xián
射箭时挽弦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钧弦(鈞弦,鈞絃)
亦作“钩絃”。调弦。列子·汤问:“柱指钧弦,三年不成章。” 张湛 注:“安指调弦,三年不能成曲。”一本作“ 鉤弦 ”。 明 何景明 《说琴》:“虽使 伶伦 钧絃而柱指, 伯牙 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分類:调弦张湛
《漢語大詞典》:气口(氣口)
(1).中医切脉部位名。指寸脉。亦名寸口。《素问·五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王冰 注:“气口则寸口也,亦谓脉口,以寸口可候气之盛衰,故云气口。”
(2).特指右手寸部肺经脉。肺主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称。 晋 王叔和 《脉经·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手太阴经也。”
《国语辞典》:琵琶谱(琵琶谱)  拼音:pí pá pǔ
琵琶演奏的乐谱。注有弦序符号和左、右手的指法符号。这些符号原是用汉字简写制定,然因流派不同有符号使用不一致的现象,近年经不断改进,已渐趋简明、统一。
《漢語大詞典》:散音
弹奏弦乐器时,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指弹弦,发出的空弦音,称“散音”。
《漢語大詞典》:据掌(據掌)
古代行礼的一种方式。用左手按在右手上。礼记·玉藻:“君赐,稽首,据掌,致诸地。” 郑玄 注:“据掌,以左手覆按右手也。” 孔颖达 疏:“左手按於右手之上至地也。”
《漢語大詞典》:正手
(1).指两人或多人同做一事时,其中主要的当事者。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他不过是一个小脚色……有一夜,他刚才接到一个包,正手再进去,不一会,只听得里面大嚷起来,他便赶紧跑,连夜爬出城,逃回 未庄 来了。”
(2).做事时常用的一只手。通常谓右手。如:使筷子,别人用正手,他却用反手。
《漢語大詞典》:右口
中医学名词。右手寸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知 循 病者,切其脉时,右口气急,脉无五藏气,右口脉大而数。” 张守节 正义引 王叔和 《脉经》:“右手寸口乃气口也。”
《國語辭典》:枕腕  拼音:zhèn wàn
一种写书法时执笔的腕法。通常是手腕平放于桌面,或以左手或用臂搁垫于右腕之下。适合写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