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21,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台座
台察
丛台
舆台
歌台
莲台
一台
台鼎
越王台
吹台
楚台
台辅
秦台
漕台
台观
《國語辭典》:台座(臺座)  拼音:tái zuò
1.古代以三台星象徵三公之位。见《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章怀太子注引《春秋元命包》。故以台座指宰相之位。唐。武元衡 西亭早秋送徐员外诗:「鼎铉辞台座,麾幢领益州。」
2.旧时称呼当官者的敬词。《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钧座、台座皆称仕宦;帐下、麾下并美武官。」
3.书信用语中对政界的提称语。
《骈字类编》:台察(台察)
元史阿哈玛特传阿哈玛特奏自今御史台非白省毋擅召仓库吏亦毋究索钱榖数及集议中书不至者罪之其沮抑台察如此
《漢語大詞典》:丛台(叢臺)
(1).台名。 战国 赵 筑,在 河北 邯郸 城内,数台相连,故名。汉书·邹阳传:“夫全 赵 之时,武力鼎士袨服 丛臺 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 幽王 之湛患。” 唐 李远 《听话丛台》诗:“有客新从 赵 地回,自言曾上古 丛臺 。” 清 吴伟业 《读魏石生〈怀古诗〉》诗:“家近 丛臺 推意气,山开全 赵 见平芜。”
(2).台名。 战国 楚 筑,在今 河南 商水 县。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十·陈州:“此臺盖 襄王 所筑也,非 赵 之 丛臺 ,名同事异。按 郎蔚之 《陈州旧图》云:‘ 楚王 游观弋钓地,或税驾於此,往往有嘉禾丛生,因以为名也。’”
《國語辭典》:舆台(輿臺)  拼音:yú tái
古代将人的阶级分为十等,舆是第六等,台是第十等。故以舆台指服贱役、地位低微的人。《文选。张协。七命》:「樵夫耻危冠之饰,舆台笑短后之服。」《宋书。卷三○。五行志一》:「晋末皆冠小冠,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也称为「舆皂」。
《漢語大詞典》:歌台(歌臺)
表演歌舞的楼台。 唐 蔡孚 《奉和圣制〈龙池篇〉》:“歌臺舞榭宜正月,柳岸梅洲胜往年。” 唐 杜牧 《阿房宫赋》:“歌臺暖响,春光融融。” 元 杨载 《题沈君〈湖山春晓图〉诗卷》诗:“舞榭歌臺临大路,佛宫仙馆入云霄。”
《國語辭典》:莲台(蓮臺)  拼音:lián tái
佛教用语。诸佛的莲花座位。如:「端坐于莲台上的佛陀,神情肃穆,令人俗虑净尽,法喜充满。」
分類:佛座
《骈字类编》:一台(一台)
唐 卢僎 季冬送户部郎中使黔府选补 徵贤一台上,补吏五溪中。
唐 黄滔 寄同年卢员外 休恋一台惟妙绝,已经三字入精求。
元 范梈 寄友人 如此一台兼二妙,令人万里破千愁。
分类:一台
《漢語大詞典》:台鼎
古称三公为台鼎,如星之有三台,鼎之有三足。语本 汉 蔡邕 《太尉汝南李公碑》:“天垂三台,地建五岳,降生我哲,应鼎之足。”《后汉书·陈球传》:“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 唐 颜真卿 《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儼然王公之量,鬱有台鼎之姿。” 明 沈采《千金记·谒相》:“昔为刀笔之流,今居台鼎之职。”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秀才本色基台鼎,元老深情託倡酬。”
《漢語大詞典》:越王台(越王臺)
(1).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相传为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临之处。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 既灭 越 ,栖 勾践 于 会稽 之上,地方千里。 勾践 得 范蠡 之谋,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贤士。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古直 《感事二律》之一:“ 越王臺 上悲歌日,竹石敲残作楚骚。”
(2).在今 广东 广州 越秀山 ,为 汉 时 南越王 赵佗 所筑。 唐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诗:“货通 师子国 ,乐奏 越王臺 。” 清 周亮工 《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诗:“作赋久荒 庾信 宅,怀人空上 越王臺 。”
《國語辭典》:吹台(吹臺)  拼音:chuī tái
1.相传春秋时师旷吹乐之台。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也称为「禹王台」。
2.事情因遇困难而中止。如:「那件事因反对声浪太多而吹台了。」
《漢語大詞典》:楚台(楚臺)
指 楚王 梦遇神女之 阳台 。后多指男女欢会之处。 唐 吴融 《重阳日荆州作》诗:“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 楚 臺。” 宋 秦观 《醉桃源》词:“银烛暗,翠帘垂,芳心两自知。 楚 臺魂断晓云飞,幽欢难再期。”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春思》曲:“曲未终,酒方浓,云收 楚 臺十二峯。” 明 高明 《琵琶记·瞷询衷情》:“我本是伤秋 宋玉 无聊赖,有甚心情去恋著閒 楚 臺。”
《國語辭典》:台辅(臺輔)  拼音:tái fǔ
三公、宰相之称。唐。李公佐《南柯记》:「王甚重之,赐食邑,锡爵位,居台辅。」也称为「台弼」、「台鼎」、「台衮」、「台衡」、「台铉」。
《分类字锦》:秦台(秦台)
列仙传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分类:箫管
《漢語大詞典》:漕台(漕臺)
漕运总督。主管漕粮的取齐、上缴、监押、运输等。 宋 洪迈 《夷坚支乙志·一明主簿》:“﹝ 刘策 ﹞时春秋已高,侍从中有矜其潦倒者,为移书漕臺,得摄 松溪 主簿。”《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漕臺请他喫饭,都是锁了舱门才去的。”《老残游记》第七回:“当年他老爷做过我们的漕臺。”
《漢語大詞典》:台观(臺觀)
(1).泛指楼台馆阁等高大建筑物。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臺观是崇,淫乐是好。” 晋 孙楚 《韩王故台赋序》:“ 召公 大贤,犹舍甘棠,区区小国,而臺观隆崇。”
(2).特指道教的庙宇。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甲申,赐 摶 号 希夷先生 ,令有司增葺所止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