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16,分1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无扇可障尘
志可洞金石
钟可刜
尊中酒差可饮
词典
不可
可以
可怜
可谓
可也
可知
未可
可不
可见
岂可
可惜
典故
一箑西风
  
元规拥上流
 
吹尘扇难障
 
团扇隔元规
 
尘埃污西风
 
尘满西风扇
 
庾亮尘
 
庾令尘
 
扇尘轻障
 
拥扇西风
 
无扇可障尘
 
王导举扇
 
羽扇障西尘
 
举扇毋我污
 
西风不胜尘
 
西风尘土
 
西风扇
 
遮扇尘
 
风尘休障

相关人物
庾亮
 
王导


《世说新语》下卷下《轻诋》
庾公权重,足倾王公。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列传〉
于时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镇于外。南蛮校尉陶称间说亮当举兵内向,或劝导密为之防。导曰:「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又与称书,以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于是谗间遂息。时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导内不能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尘污人。」
《艺文类聚》卷六〈地部、州部、郡部·地部·尘〉
晋《郭子》曰:庾公名位渐重,足倾王公。时庾亮在石头,王公在城,忽风起扬尘,王公以扇拂之曰:「元规尘污人。」

简释

元规尘:喻高官权贵气势凌人,又泛指尘污。唐李白《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例句

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奖逾其实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李白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 殷尧藩 襄口阻风

物近刘舆招垢腻,风经庾亮污尘埃。 韩偓 驿步

典故
志可洞金石


《荀子·劝学篇》~7~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典故
钟可刜


汉·刘向《说苑》卷十七《杂言》
「西闾过曰:『无以子之所能相为伤也。子独不闻和氏之璧乎?价重千金,然以之间纺,曾不如瓦砖;随侯之珠,国宝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骐骥騄駬,倚衡负轭而趋,一日千里,此至疾也,然使捕鼠,曾不如百钱之狸;干将、镆铘拂钟不铮,试物不知,扬刃离金斩羽契铁斧,此至利也,然以之补履,曾不如两钱之锥。今子持楫乘扁舟,处广水之中,当阳侯之波,而临渊流,适子之所能耳。若诚与子东说诸侯王,见一国之王,子之蒙蒙,无异夫未视之狗耳。』」按,「拂钟」一作「刜钟」,见《事类赋注》卷十三「铭闻刜钟」注引《说苑》:「干将莫邪刜钟不争。」

例句

君勿矜我玉可切,君勿誇我钟可刜。 白居易 鸦九剑

典故
尊中酒差可饮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捷悟〉~584~
郗司空在北府,桓宣武恶其居兵权。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南徐州记》曰:「徐州人多劲悍,号精兵,故桓温常曰:『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
《漫谈文集》卷十五〈贺辛待制弃疾知镇江〉
眷惟京口,实控边头。虽地之瘠民之贫,然酒可饮兵之用。
《國語辭典》:不可  拼音:bù kě
1.禁止、不许。《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汉。班固 两都赋序:「斯事虽细,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
2.不可能。《论语。公冶长》:「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汉。贾谊〈鵩鸟赋〉:「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
《國語辭典》:可以  拼音:kě yǐ
1.能够。《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2.表示具有某种用途。《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3.甚、很。如:「你也粗心得可以了,连眼镜都会掉。」
4.不坏、尚好。如:「这道菜的味道烧得还可以啦。」
《國語辭典》:可怜(可憐)  拼音:kě lián
1.令人怜悯。《庄子。庚桑楚》:「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红楼梦》第五八回:「只得踱到潇湘馆瞧黛玉,一发瘦的可怜。」
2.哀悯。《三国演义》第二回:「可怜汉室天下,四百馀年,到此一旦休矣。」《儒林外史》第三回:「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
3.惹人喜爱。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春草何曾歇,寒花亦可怜。」
4.令人羡慕。唐。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5.令人惋惜。唐。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漢語大詞典》:可爱(可愛)
(1).令人敬爱;令人喜爱。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汉 东方朔 神异经·东荒经:“东方有人焉,男皆朱衣縞带玄冠,女皆采衣,男女便转可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见荆棘中有崖石,刻‘树石’二大字,奇古可爱。” 明 刘基 《浣溪沙·秋思》词:“枫叶有霜纔可爱,菊花无酒不须开。” 老舍 《骆驼祥子》三:“太阳似乎不象刚才那样可爱了!”
(2).喜爱。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李 诗宛如 姑射仙子 ,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
《國語辭典》:可喜  拼音:kě xǐ
1.令人高兴,值得欢喜。《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若此故猎,乃可喜也。」《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二首之一》:「春秋代迁逝,四运纷可喜。」
2.惹人怜爱。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卿家你觑咱,则他那瘦岩岩影儿可喜杀。」《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看他生得少年万分、清秀可喜,心里先自软了。」
《國語辭典》:可谓(可謂)  拼音:kě wèi
可以说是。《论语。学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发矇振聩。」
《国语辞典》:可也  拼音:kě yě
1.疑问性语助词,无义。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父亲别后难根究,这一片悠悠,可也还留得残生否?」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你娘可也过七旬,你爹整八十,又无个哥哥妹妹和兄弟。」
2.却是。元。乔吉《金钱记》第二折:「学士!或允或不允,只在飞卿根前说一声,可也好也。」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你将我省可里推,我可也其实怕。」
《國語辭典》:可知  拼音:kě zhī
1.当然。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张驴儿云)你可怕么?(卜儿云)可知怕哩!」明。高明《琵琶记》第三出:「这般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
2.难怪、怪不得。《贯华堂古本水浒传》第四八回:「原来却是乐和舅,可知尊颜和姆姆一般模样。」也作「可知道」。
3.须知。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老人家不晓事,耳根边只管聒絮,可知我染病哩!」也作「可知道」。
4.可据他事推想得知。《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5.原来。元。张国宾《薛仁贵》第四折:「可知是孩儿薛仁贵,我报复您父亲去。」
分類:可知
《國語辭典》:可知道  拼音:kě zhī dào
1.表示事情的影响或作用很大。如:「你可知道这样做,对我的伤害有多大!」
2.难怪、怪不得。《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可知道这秃驴词内皆有『赏新荷』之句,他不是害什么心病,是害的相思病。」也作「可知」。
3.须知。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可知道福无重受日,祸有并来时。」也作「可知」。
《漢語大詞典》:未可
(1).不可。《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 劌 曰:‘未可。’ 齐 人三鼓, 劌 曰:‘可矣。’”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 唐 杜甫 《剑门》诗:“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未可绳以妄语戒也。”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民族主义的文学家在今年的一种小报上说‘ 鲁迅 多疑’,是不错的,我正在疑心这批人们也并非真的民族主义文学者,变化正未可限量呢。”
(2).未必可以。《论语·子罕》:“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何晏 集解:“适,之也。虽学,或得异端,未必能之道。”
《國語辭典》:可不  拼音:kě bù
1.岂不。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嫂嫂呵,可不你知情!哥哥呵,可不你当刑!」《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我若同了这带脚的货去,前途被他喊破,可不人财两失。」
2.可不是。表示肯定或附和别人的意见。如:「可不!台北的交通真是拥挤啊!」
《國語辭典》:可不是  拼音:kě bù shì
1.答人之语,表附合赞同之意。《红楼梦》第三九回:「可不是,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可不是呢?我们生在这一群人的中间,总要盼望同胞发达才好。」
2.岂不。如:「你这种作为,可不是断了大家以后的生路。」
3.不是,却不是。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可不是我射不著,我那马眼生,他躲一躲,把我那箭擦过去了。」
《國語辭典》:可见(可見)  拼音:kě jiàn
1.可以看见、看得到。《易经。乾卦》:「《文言》曰: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2.可以想见、可以推论。《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看官,则今日听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子弟做个榜样。」《红楼梦》第三四回:「先疼的躺不稳,这会子都睡沉了,可见好些了。」
分類:可见看见
《國語辭典》:岂可(豈可)  拼音:qǐ kě
怎么可以。意谓不可。《三国演义》第七回:「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
分類:岂可反诘
《國語辭典》:可惜  拼音:kě xí
1.令人惋惜。唐。杜甫〈莫相疑行〉:「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三国演义》第九回:「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
2.应予珍惜。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3.惹人喜爱。唐。李商隐 巴江柳诗:「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漢語大詞典》:可爱(可愛)
(1).令人敬爱;令人喜爱。书·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汉 东方朔 神异经·东荒经:“东方有人焉,男皆朱衣縞带玄冠,女皆采衣,男女便转可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见荆棘中有崖石,刻‘树石’二大字,奇古可爱。” 明 刘基 《浣溪沙·秋思》词:“枫叶有霜纔可爱,菊花无酒不须开。” 老舍 《骆驼祥子》三:“太阳似乎不象刚才那样可爱了!”
(2).喜爱。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李 诗宛如 姑射仙子 ,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
《漢語大詞典》:元规尘(元規塵)
东晋 庾亮 ,字 元规 ,以国舅身,历仕三朝,一时权倾朝野,人多趋附。 王导 忿忿不平,遇西风尘起,辄举扇拂之曰:“ 元规 尘污人。”见《晋书·王导传》《世说新语·轻诋》。后用以喻逼人的气焰。 唐 李白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诗:“蹈海寧受赏,还山非问津。西来一摇扇,共拂 元规 尘。”